歷史上從來未出現過真正的債市泡沫和爆破。簡單來說,債市的泡沫,源於投機者相信債券背後有無窮無盡的需求。金融海嘯之後,投機者都相信,為了掩飾公共開支的黑洞和永遠都還不完的負債,美國政府將會削弱貨幣價值,亦即是透過聯儲局進行量化寬鬆,以公開市場運作把庫房的負債轉到央行去。結果,債息下跌,債價上升,也就是投機者口中的國債牛市。
不過,自從去年第一季的偽退市風波之後,越來越多投機者轉為看淡國債前景。在第二輪量寬(QE2)之後,美債息率不跌反升,相信債市牛市玩完的人也越來越多。說到底,當息率低無可低,聯儲局再做甚麼都沒有用。
通脹息率趨升 要供樓壓力大
現在距離QE2的大限4個月不到,投機者的共識是美債價格只有跌的機會,沒有升的空間。投機者也轉戰息率高企的歐洲國債,期待歐央行在火燒連環船的一天,會跟隨美國的步履,將歐元貶值。
遠在千里之外的香港,多數人都沒有投機債券,為甚麼要關心歐美債市的狀況?如果你沒有按揭供款的責任,息率走向的確對你沒有影響。不過,假如你現在每個月收入的三分之一都用在供樓上,那麼,你就要問一問自己,假如利率上升,你還有多少收入剩下,可以用在其他地方。3厘?5厘?我不知道甚麼時候,又或者加多少;但我可以肯定說,假如在未來12個月通脹和息率的預期雙雙上升,過去兩年入市買樓的,尤其是首次置業的新業主,他們面對的生活壓力,將會遠超想像。
宏觀地看,沒有人知道債市泡沫真正爆破的一天境況會是怎樣?我認識最悲觀的人,都忠實地緊守大智若愚的傳統投資智慧,持有實貨黃金和白銀,或者沒有槓桿地買地買樓,可只有這些人,才可以面對歷史沒有發生過的現象。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