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吧擬嚴格規管將訂人數上限 業界轟剝削投資機會

樓上吧擬嚴格規管
將訂人數上限 業界轟剝削投資機會

【本報訊】政府擬收緊發牌條件及修例加強規管樓上酒吧。本港約有400間持牌樓上酒吧,去年發生約285宗罪案,佔整體領有酒牌處所的11%。政府會就收緊位於非娛樂用途大廈酒吧的人數上限,限制大廈內酒吧數目等建議作出諮詢。業界則指政府剝削投資機會。
記者:陳沛冰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下周將討論檢討簽發酒牌。食物及衞生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出,截至去年底,本港有5,291個酒牌,491個會社酒牌;領有酒牌處所包括食肆、酒吧及夜總會等。去年有2,593宗與領有酒牌處所有關的罪案,當中668宗涉及暴力。

警方較難執法

本港約有400間持牌樓上酒吧,大部份位於油尖旺、灣仔及中環等。去年樓上酒吧數目佔全港領有酒牌處所的8%,但罪案則佔所有領了酒牌處所的11%,案件包括傷人、襲擊、強姦及販毒等。樓上酒吧產生不少問題,如增加警方執法困難,警方抵達酒吧前疑犯已逃走,以及對附近居民構成騷擾。樓上酒吧也吸引青少年光顧,政府指有必要考慮採取額外措施減少樓上酒吧對公眾的滋擾。
文件指,有建議提及政府應將樓上酒吧作風險評估及劃分等級,如大廈內酒吧曾有多少罪案或投訴數目、樓梯數目、有否獨立通道,以及對同一樓宇內其他使用者的影響。
若酒吧位於非專作娛樂用途的大廈內,應收緊酒吧可容納人數上限;就該樓宇內已有的售賣酒類處所的面積及規模,限制該樓宇內的酒吧數目。若該大廈曾發生罪案或投訴較多,或大廈內民居較多,則要限制小食食肆新酒牌及新會社酒牌數目;大廈內的新酒牌及會社酒牌的審批制訂更嚴格指引。
政府會就收緊樓上酒吧發牌政策諮詢公眾、業界及酒牌局,視乎諮詢結果而展開修例工作。
香港酒吧業協會副主席錢雋永表示,政府將打擊罪案的責任推卸予樓上酒吧,「冇酒吧老闆想有人生事」,警方應加強與業界溝通,合作減少罪案,而非剝削業界的投資機會,「學校都有罪案,唔通關咗間學校」。若大廈內有很多酒吧及食肆等,應限制可容納的人數,但不應一刀切禁止在非專作娛樂用途的大廈開設酒吧。他指,早前曾有一名商人投資約70萬元開設新酒吧,其後酒牌局才指因該處曾發生罪案而不批酒牌,令投資者白白蝕本,認為酒牌局應清晰說明哪些大廈不宜開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