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威夏寺爭奪逾百年

柏威夏寺爭奪逾百年

柏威夏寺有「高棉建築中超凡傑作」之譽,所在的三角高原,正是泰柬的天然邊界,鄰近4.6平方公里又是泰柬有主權爭議的重叠區域,長期成為泰柬爭端的導火線。柏威夏寺供奉印度教濕婆神,建於9至11世紀之間,座落在距離柬埔寨首都金邊以北240公里扁擔山脈(DangrekMountains)的525米高懸崖頂,睥睨泰柬邊地。
18世紀末,泰國曾統治包括柏威夏寺在內的部份柬埔寨地區。20世紀初,柬埔寨的法國殖民統治者將泰國人趕走,劃定現時的泰柬邊界。1962年,海牙國際法庭依據一張100年前在法國繪製的地圖,裁定柏威夏寺屬柬埔寨,但周圍灌叢區則沒定案。2008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柏威夏寺列為柬埔寨的世界文化遺產,泰國不滿。除主權爭議,還涉及旅遊經濟效益。泰柬更爆發衝突,一名泰軍和三名柬兵死亡。路透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