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新春買花的智慧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新春買花的智慧 - 李兆波

管理花卉對於花農來說,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有朋友對於管理花束甚有心得,可以從中學會買花的智慧。
農曆新年前,不少市民都會到年宵市場買花,年三十晚上的年宵市場買花並不便宜,除非你有耐性等至凌晨以後。原因完全是供求問題,大家都想新春時看到漂亮的花,但花的生長有時間性,溫度差別可以影響其供應及外觀,在供不應求下,價格自然高漲。

預早買入初一準時盛放

朋友看清這點,於是買入花的「期貨」,不要誤會這些不是在交易所買的期貨,而是趁年宵市場未開市,已在普通的花店購買。
年宵市場租金並不便宜,而且以競投方式取得經營權,加上經營時間有限,老闆想回本,自然會在價格上反映。
朋友在花店買的全是未開的花,只看見花蕾那種。不認識的以為是儍人,買了好像是不會開的花,原來此位是高人。在其悉心照料下,鮮花準時在大年初一、二、三盛放,價格又比在年廿九、年三十時便宜一半。
這反映在經濟學上,是時間值的問題,自己花時間的東西會便宜一些,要別人代勞,加上供不應求,會令東西價格上升。
有人問,情人節時各種花束價格大漲,那麼可否用同樣方法?答案是可以的。不過,並非每個人也有種花的本事。
事實上,早一些買入不是新鮮事,有月餅製造商預先一、兩年買入近年常漲價的蓮子,保持成本競爭力;也有生產商自己種,以減少中介人支出。買花亦是一樣,你有能力及地方,可以自己種。
當然情人節時收花的一方,是欣賞抑或是「沒有樓休想結婚」之流為你帶來禍患,卻是另一回事了。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