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就「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鬼祟諮詢,規劃署副署長凌嘉勤昨日首度約見傳媒解畫,承認「行動計劃」文件名稱純屬「講大咗」,他澄清計劃旨在與灣區各城市「交流」規劃意見,絕非本港「被規劃」,「大家嘅疑慮根本唔存在」。規劃署「企硬」不肯延長諮詢期,但歡迎市民繼續表達意見,強調日後必定就詳細計劃再按本港程序諮詢公眾。記者:白琳
凌嘉勤解釋,珠三角空氣污染及文化保育等問題,並非城市能各自解決,因此聯合研究方案,本年底有詳細報告,「研究成果只係規劃方向同原則,唔係講完即刻開山劈石。未來梗係提倡低碳住區,冇理由要高碳」。
近日規劃署接獲多名市民來信表達意見,凌嘉勤稱部份市民擔心「被規劃」及一國兩制受損害,但他強調,此計劃與十二.五規劃關係不大,「國家規劃係針對內地,從來都係話會支持香港做乜,而唔係要求香港做乜的」。對於有意見指新界東北將變成內地人豪宅區,他強烈否認,「Mygoodness!香港2030年會有100萬人口增長,係我哋自己有發展需要。」
研究計劃由粵主導
對於兩地綠網互通,凌嘉勤舉例稱,若綠道經過紅花嶺並落實設郊野公園,必須加設口岸及獲公眾支持,「高鐵一地兩檢定兩地兩檢,北環線幾時起、點起法,等大家討論」。
凌嘉勤稱,上月底署方舉辦的公眾諮詢會開放公眾參加,也曾發新聞稿,否認諮詢手法欠佳。至於諮詢文件的圖片太小及模糊,凌辯稱研究計劃主要由廣東省城鄉規劃研究院主導,並委託顧問公司撰寫有關文件,本港規劃署將向內地反映問題。
灣區規劃的官方網頁只得兩份分別有18頁和45頁的資料,但據了解,官方初步報告長達百多頁,詳細比較相關城市優缺點;並將各城市劃分為幸福區、樂活區、智慧區等。
網民籌款登報抗議
灣區規劃專家顧問、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黃煥忠表示,本港學者顧問共開了兩次會議,「都可以話係有啲急」。他較關注三地政府如何處理落實計劃的財務安排,港府應向公眾清晰交代,「冇講清楚,反而易令人猜疑」。
立法會議員何秀蘭及民主黨昨去信立法會,要求官員解畫並延長諮詢期,據知港府有意派官員出席。何秀蘭批評規劃署只在「床下底」諮詢業界,要求交代諮詢會參與人數。公民黨今天聯合9個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網民正動員本周四到規劃署集會,高登討論區亦正籌款登報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