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院管理局推行公私營慢性疾病共同護理計劃,病人反應淡靜,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更大幅加價,額外收費的中位數由去年底1,600元急升五成至2,400元。病人組織批評私家收費太貴無法吸引病人由公家「過檔」。
只有一名醫生加價
政府透過醫管局推行病人共同護理計劃,去年3月及9月分別在新界東及港島東推行,共有61名私家醫生參與。患糖尿或高血壓的病人每人每年獲政府資助1,200元看四次私家醫生及支付藥物,政府並無規管參與的私家醫生額外收費水平,但市民可在網頁查看收費。
去年12月立法會的資料顯示,病人反應極為冷淡,新界東1,000名合資格申請的病人,只有33人參與,港島東則未有病人數據資料。醫生收費的中位數,由去年底1,600元急增至最近2,400元。收費由去年1,200元加至3,600元的醫生翁嘉年解釋,租金成本上升引致加費。醫管局回應指計劃至今只有一名醫生加價。
網頁資料顯示,位於沙田的麥永健醫生額外收費高達5,000元,但包一年12次覆診,他回應指由於所用的藥物較好,額外收費全部是藥物成本。病人互助組織聯盟副主席張德喜批評,病人擔心轉到私家覆診後收費太高而卻步,認為私家醫生買藥成本不及醫管局般低,建議藥物由醫管局承擔,才有望提升病人參與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