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近月樓市數據不振,令投資者擔心樓市再陷衰退。然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越來越多投資者發覺美國樓價已跌至讓人難以抗拒水平,以現金「一炮過」付款買樓的比例增至28%。
這種現象,可反映樓市接近見底之餘,樓價更有輕微回升迹象,是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回復信心的訊號。
根據地產網站Zillow.com數據顯示,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勞德代爾堡區(FortLauderdale),有逾半數樓盤交易是以全現金完成,在06年第4季時,該比率僅約13%。而根據全國地產商協會指出,去年在全美以全現金買樓的比率達28%,較08年10月金融海嘯剛爆發時的14%,升幅達一倍。有地產經紀表示,除了美國本地人外,中國投資者也成了美國樓市的生力軍。
喬治亞州別墅41萬成交
今年73歲的退休人士斯托克最近就以全現金付款方式,購入兩間位於邁阿密海灘的獨立屋,並即將購入第三幢。他除了看中邁阿密的怡人景色外,最重要的入市原因是佛羅里達州是樓市泡沫爆破的重災區,「樓價確實令人難以抗拒」。若買家以全現金方式買樓,買家更可享有5%至10%的議價空間,為了入市,斯托克悉數出售股票、藝術品及汽車,套現買樓。
有經濟師指出,在樓市受到最沉重打擊的地區,以全現金買樓的比率則越高。去年夏天,任職鋼琴教師的鮑絲打算投資喬治亞州的古老大宅,幾天後,經紀告知,一個原樓價為15.9萬美元的三房別墅,降至7.99萬美元(約62.3萬港元)放盤,雖然當時樓價平了近半,但鮑絲仍不為所動,她表示:「我又不是沒有地方住,所以我還價5萬美元。」最後她以5.25萬美元(約41萬港元)現金購入該大宅,並即將進行翻新工程。
一筆過享10%議價空間
有物業經紀指出,由於一炮過付款的買家毋須造按揭,避去了繁複的批核手續,亦減少買家一旦失業可能取消交易的風險,故賣方通常能額外提供5%至10%的議價空間。
報道指,雖然「一炮過」付款買樓增加,但現時仍難以確定樓市是否已經見底,事實上,追蹤當地20個大城市樓價走勢的Case-Shiller樓價指數,去年11月錄得一年最大跌幅,反映樓市仍未有跟隨經濟復蘇,有專家認為,美國失業率高企及住宅斷供情況嚴重,樓市前景仍不明朗。
各城市一筆過買樓佔比
邁阿密 百分比*:54.2%
拉斯維加斯 百分比*:45.9%
鳳凰城 百分比*:35.6%
芝加哥 百分比*:23.4%
聖地牙哥 百分比*:23.1%
三藩市 百分比*:20.4%
洛杉磯 百分比*:18.7%
西雅圖 百分比*:16.0%
*2010年12月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