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氛這回事 - 陳也

氣氛這回事 - 陳也

誰說過年氣氛愈來愈淡,誑。
雪櫃裏的鹹、甜年糕磚頭那樣塞着,明明一連七天已經大磚大磚地切下來煎,可就是吃不完。終於清倉,鄰居那邊卻又把握機會叫你過去品嚐,一桌子都是跟你家一樣的陳列品。雖然我是標準糕迷,也不禁倒抽涼氣,請老伴幫口。他慘叫一聲說,這幾天肉都長到臉頰上,摸着鼻子都覺得肥膩,打死也不奉陪了。我這才省起,去年也是大量訂購年糕,到期限臨近,吃不了沒兜着走但用上泰式青紅咖喱、惹味豆瓣醬、意大利陳醋、仁棯醬、法國芥辣……林林總總醬料去調味,每天一大碟騎呢怪糕做主菜,到正月十五,才能順利清貨。今年見網友大讚一家城中至貴,心癢癢又試重手入貨,饞勁徹底沖昏頭腦,發現原來名過其實。明年,一定要忍手,將過年「氣氛」溝淡,否則,爆腰啊。
而商場裝飾,除了置地那批玉兔還算養眼,其他大mall,把過年氣氛搞得太俗。桃花是塑膠的,維園如果賣塑桃,市民都肯收貨,今年遭拉蓮娜害得蝕了大本的花農就開心了。我估商場連膠花都擺出來賀年,遲早會搭一株十元膠銀紙樹出來,讓大家感覺一下濃到嗆喉的新年意頭,恭喜發財的良心版,不就是想在這種氣氛當中,像紅封包那樣,給塞了鈔票,人人有料到?
如果說這些都不是真正的過年氣氛,嗯,鄰居的麻將混卡拉OK、燒衣紙味道、周街老翻唐山大兄、迫爆的口岸關卡、誤點的航班、的士司機收了廿元貼士多謝冇句……這些,近磅點,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