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追看的一個電視節目,是家樂仔與金剛的家居改裝那一個,一來好笑,二來可以偷學如何送舊迎新。通常,無論執拾甚麼都好,很難得會一路執一路笑的。
面對舊物,基本上有兩種取向,一是乜都唔捨得,執一件留一件,摸一件愛一件,每件舊物對他來說都是一個故事,一段懷念,結果,這種感情澎湃的朋友執完等如無執;對他們來說,迷你倉是本世紀的最大發明。
另一種取向的朋友,是凡事都睇得很開,乜都可以唔要,執拾舊物對他們來說,其實就是一個「掉」字,這班朋友的格言是舊嘅唔去,新嘅唔來,有捨才有得,他們是否比較薄情只有天曉得,但肯定的是睇得開一點的朋友,屋企的實用面積也多一些。
兩種取向的朋友,我愛前者多一點,因為若果沒有他們的堅持,我就不能立志做第二種人了。
最近自己開始放棄舊物,但又不忍心就此放進垃圾桶,最渴望見到的,就是有心接貨的同路人。暫時去貨的情況是,衫褲有人接、舊書和雜誌也有市場接收、DVD和VCD更易搞,公司裏就有個不成文的交換市場,大家旨在溝貨,不問回報,但若果舊貨中執到一兩件好嘢,也是意外收穫。
地球好危險,因為放垃圾的地方越來越少了,好在雲端上又越來越壯闊,網上可以放東西的平台越來越多;最有趣的,是你放了上去之後,我擁有的同樣貨色就可以說再見了,這是我頭也不回的將一大堆錄影帶VHS放棄的理由,不過其實還剩下不少自己死都不肯掉的心頭好,當中的片段是我還未在youtube上找到,所以惟有保存多一陣子,直到有人past上去為止吧。
「有捨才有得」,是我向那從不肯拋棄舊玩具的女兒灌輸的歪理,相比之下,焗住接受托利斯離隊的利記fans,還是比較接受現實,以一個換兩個,分分鐘除笨有精啊。
文:key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