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位公關朋友電郵嚟嘅新聞稿,萬有街市以1蚊買餸吸引顧客,1蚊斤豬肉、1蚊個椰菜等,賣點係平過超市。新聞稿引述一個參加推廣活動嘅商戶話,「街市買餸當然比去超市抵,超市大型電視廣告費貴,餸一定要賣貴啲。」
超市購物 平過雜貨舖
睇到呢份新聞稿,令敏妮諗起前個禮拜睇電視,有位仁兄為咗向地產商說不,所以日常生活都唔會幫襯地產商旗下嘅商號,買餸會去街市,日常用品會去街坊藥房。敏妮都好同意呢位仁兄,所以用行動支持。星期日興起做拿手瑞士雞翼,以往敏妮會去附近超市一次過執齊所需材料,今次就行去老遠嘅街市,先去雜貨舖買調味料,再喺菜檔買薑、葱,又要去凍肉舖買雞翼。當係生活體驗一次半次就可以,但持之以恒真係大挑戰。
咁都唔止,整瑞士雞翼需要喼汁,喺雜貨舖買盛惠18.9元,喺超市原來賣13.9元。要一般消費者改變習慣唔去超市,分分鐘長期買貴嘢。魏力聽到敏妮咁講,搭嘴話︰「地產商賣樓賣到咁貴,就係為咗拉上補下囉。所以應該淨係幫襯佢哋嘅超市,但就唔好買佢哋起嘅樓,咁就可以賺盡嘞!」魏力當然係講笑,賺盡嘅只會係地產商,一般升斗市民點會有機會掉轉頭賺番地產商錢。
超市網絡大、分店多,喺規模效應下議價能力自然比單打獨鬥嘅雜貨舖強,至於萬有街市嘅「1蚊買餸」,明顯係純粹gimmick,又點能夠長久維持?幸好,敏妮只係偶然先下廚,要一般主婦向地產商旗下嘅超市說不,就算有咁嘅精神,亦會俾人話唔精明。
溫敏妮
http://wanmanli.com/bl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