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同友人睇波賀歲,乘興而去,敗興而回,賀歲波自從由足總自己主辦,放棄由嘉士伯經營,可謂一蟹不如一蟹;以前,有本港宿將「耶穌」居里專項事辦,往往邀得國家隊來港爭標,真箇「爛船都有幾斤釘」,為豐厚獎金打得頭崩額裂,絕無欺場,優勝劣敗!現時,隨便找來幾隊亞洲球隊充數,新春水鬥水,除了意頭之外,得啖笑,都幾難,去年更創「新獻」,竟然棄初一而就初四,打破賀歲「傳統」,當球迷是阿斗,如此破舊立新,敗筆之至!
今年,又以南華代表香港參賽,以為挖得畢特及基士文兩位名宿壓陣,就可財大氣粗,傲視球壇。殊不知老驥伏櫪固易,千里之志難尋。兩人當紅之際,已非神乎其技之帥材,而是迂迴穿插之工兵,一旦年華老去,又豈能老臣在在,運籌帷幄,憑腳下功夫,打通隊中經脈,發揮以老帶新,坐鎮中樞之效?別的不說,就以上世紀80年代初而論,當時班霸精工,先後引入荷蘭半退球星韋伯、迪莊、穆倫、連尼加賀夫、南寧加,盡皆躋身世界盃決賽23人名單,再輔以胡國雄、陳發枝、曾廷輝等輩土產球星,更重金禮聘曾任教荷蘭國足之盧保先生督師;季前開赴彼邦集訓,令眾將大開眼界,絕不敢故步自封!如此派頭,尚不敢夜郎自大,妄自菲薄,賀歲波迎戰外隊,還不是派兵加入港聯,為本地足壇耕耘再三?
夜郎小國,驕奢自大,球壇如此,夫復何言!
文:長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