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揭示業界無視旅議會新規定十招打擊惡導遊 力度不足

事件揭示業界無視旅議會新規定
十招打擊惡導遊 力度不足

【本報訊】旅遊業議會本月推十招規管接待內地團旅行社及導遊,但有業界及立法會議員批評力度不足,今次事件反映有旅行社及導遊,疑無視「一團一導遊」新規定。有導遊也埋怨,旅行社不理新規定仍要求導遊墊支,議會又未有效打擊零團費,導遊需依賴購物回佣。議會稱會作檢討,有需要會加大力度。

發生「刀手」打內地遊客後,同團團友在車上等候近兩小時,才有旅行社職員到場將他們接走。 劉柏麟攝

導遊可稱病避受罰

旅議會因應去年惡導遊阿珍事件,今年2月1日起在內地春節黃金周前推新措施,立法會議員李華明批評,事件反映旅議會並非法定機構,欠缺公信力,令新措施變得欠阻嚇力,旅行社和導遊仍夠膽違規。他考慮在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上,提出討論新十招成效。
新措施最具爭議是「一團一導遊」,即除到口岸接團,觀光購物等行程須由同一導遊帶團。不過,今次肇事旅團便涉及四名導遊。議會中人承認,措施有灰色地帶,當被揭發不只一導遊後,原本的導遊只需稱患病,並出示醫生紙,便可辯稱因此邀其他導遊幫手,逃避受罰:「我哋會研究點堵塞。」
新例也規定旅行社付導遊小費,讓導遊毋須太依賴購物回佣,又不准旅行社要導遊墊支。不過,規例似未能嚴厲執行,因本來負責出事旅行團的女導遊裘國程(61歲)稱,公司只給導遊每日300至400元工資,但導遊仍需墊支旅遊車司機每日約600元工資、客人飯錢等,導遊往往被「扎數」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取回,所以有導遊「劏客」亦不出奇。
新措施也規定旅行社不可以低於成本價接待內地團,以免以逼購物來「彌補」,但今次又有旅客被迫購物。導遊總工會會長黃嘉毅說,這證明新措施無助改善零團費,導遊才需強迫旅客購物。

風波過後,團友開開心心地在酒店拍團體照留念。 李偉民攝

有人圖推翻新措施

據悉有業界藉今次事件,要求召開特別會議推翻大部份措施。但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回應指,新措施推出數天已令內地客回復信心,新春內地團數較去年升10%,但承認仍有檢討空間:「如果覺得唔夠力,我哋會加強巡查」。
旅行社協會主席梁耀霖表示,新措施推出只有數天時間,目的是懲罰違規業界,意謂仍需觀察落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