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七年「殺」30樹王中西區古樹明傷暗瘀 政府懶提

政府七年「殺」30樹王
中西區古樹明傷暗瘀 政府懶提

【本報訊】香港地少人多,百年樹木難求,香港政府卻只消七年,便送走了最少30棵樹王。《古樹名木冊》自2004年設立至今,幾乎年年有古樹「死亡」。政府口說重視樹木,實際保育工作只屬聊勝於無。本報請專家抽驗了中西區幾棵古樹,發現明傷暗瘀極多,有倒塌危險,而政府都沒有提示公眾。
記者:蔡元貴

位於終審法院門外的一棵大葉榕,健康狀況並不理想,部份樹心已枯爛呈中空,有蜜蜂在內築巢,樹幹需以支架撐住。長春社總監蘇國賢指出,該棵古樹的樹冠曾有多處被斬,枝幹其後長出大量水橫枝,是樹木自我救亡的徵兆。《古樹名木冊》的評估資料上,卻無任何特別標示。

細葉榕(西環士美菲路)
病況:部份樹根壞死
位於士美菲路的細葉榕傷痕纍纍,部份樹根壞死致底部中空,樹身嚴重傾側須以鐵架支撐及以水馬隔離,以防倒塌。馬泉崇攝

名冊未交代樹木近況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古樹名木冊》,2004年起上網,每棵古樹都有網頁簡述樹木體形,並附有「評估」一欄,交代樹木近況。但其實「評估」一欄可謂形同虛設,受威脅的名木沒有備註,即使狀況危急的古樹也只以聊聊一、兩句交代。
以終審法院的大葉榕為例,《名木冊》上沒有交代其健康狀況。但蘇國賢形容,這株榕樹其實極需搶救,因該樹的其中一條樹幹已開始從初斬開的切口處枯爛,長此下去可能導致樹幹支撐力不足,有倒塌危險。他建議康文署盡快修剪該樹的水橫枝,以免樹幹負荷過重而倒下,「呢度人流多,潛在風險好大,但係好愕然,《古樹名木冊》上竟然冇交代任何評估資料」。
位於美利大廈的一棵節果決明,評估狀況標示為「密切監察」,其實救亡工程早已在一月前展開。蘇國賢指該樹根部腐爛嚴重,底部全部中空,需用支架撐住樹身以防倒塌。另一棵「密切監察」中的古樹,是位於動植物公園的一棵爪哇決明。這棵本港少有的古樹已枯了一半,另一半向行人路傾側,須用支架支撐。西環士美菲路的細葉榕同樣有嚴重傾側問題。

大葉榕(終審法院)
病況:樹心枯爛中空
終審法院大葉榕部份樹身已枯,長出大量水橫枝自救。

爪哇決明(動植物公園)
病況:一半枯萎
這棵古樹已枯了一半,另一半向行人路傾側。

反映政府不重視保育

蘇國賢指出,自從一再有大樹倒塌導致人命傷亡之後,公眾對樹木管理關注程度已大大提升,康文署不應閉門造車,應詳盡交代古樹的健康狀況及搶救工作進度,而不是簡單一句「密切監察」,甚至毫無標示。
《古樹名木冊》於2004年制訂時有527棵,康文署後來又陸續加入新的古樹,但現時名冊內只餘501棵,最少30棵樹王在過去七年內枯死。蘇國賢說,數字反映香港古樹保育狀況不理想,也證明政府多年來不重視或不懂保育樹木,市區大樹常被亂斬、亂堆石屎,日積月累,很多曾遭人為傷害的古樹終抵受不了環境壓力,危機日深。

節果決明(美利大廈)
病況:樹根嚴重腐爛
樹木嚴重腐爛,已進入搶救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