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病人 - 林夕

紅樓病人 - 林夕

《紅樓夢》是一部死得人多的小說,每幾回便有人死一死給你看。其中一種死法,是丫環見伺候的主子死了,便殉主去也,這點以前看着不覺得甚麼,現在想來只落得荒唐。另一種死法,都是病死,也不見是甚麼大病,起因不過是偶感風寒,那時感到荒唐,現在反而不覺得有甚麼好奇怪。
中學初讀紅樓時,同期看的小說,像三國,死是很大件事的,死得比較轟烈,頭顱都給人砍下來。病死者,如劉備,年老加上大敗輸掉老本才歸西;如周瑜,要給孔明三戲牽動舊患才吐血身亡。至於愛情小說中人,死因不是意外就是得了絕症。哪像紅樓中人,一個個死得輕易,偶得風寒,便抱病不起,且大多正值青春盛年,秦鐘、晴雯、黛玉死時年不過二十,秦可卿、王熙鳳也不過二十出頭,而年紀最大的賈母反而熬到接近結局才自然老死。
黛玉本來體弱多病,又常賭性子不吃藥,最兒戲的是晴雯,冷倒了幾天,再受了一點氣,給趕回嫂子那個沒那麼富貴的家,捱了幾天就去了。
當時非常感慨中藥真是不濟事,病人寒一寒就不中用,現在想來看來,受風寒果然是可大可小,醫學縱然昌明,流感一樣可以殺人。最重要一點,當時懂得甚麼?只知道心病還心病,雖或得不到心藥醫,但一件還一件,有心病不見得就會加重身病。現在懂得,情緒可謂法力無邊,超乎中學時期所能想像,傷心會傷身,絕非曹雪芹為劇情需要而胡寫。「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之說,其實十分科學,也內含中醫學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