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胡」風潮浪接浪 - 黃小仙

「倒胡」風潮浪接浪 - 黃小仙

中共高層大幅度換班的第十八屆黨代表大會將於明年秋天舉行,估計政治局及常委名單在明夏敲定前,太子黨、團派等各方政治派系,正傾力爭逐黨內要樞位置,而近期海內外一連串似乎衝着總書記胡錦濤而來的「惡浪」,則顯得特別弔詭。
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十二月初高調到訪重慶,為市委書記薄熙來撐腰,事件乍看似屬平常,但問題在於:自從薄熙來在○八年八月發動「唱紅打黑」政治運動以來,胡溫從未公開認許,不論在京或渝,坊間傳聞言之鑿鑿,指胡溫與薄水火不容,而習自去年十月出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後,此舉不是分明跟胡溫叫板麼?
上月中上旬,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訪華期間,與軍委主席胡錦濤見面時問及殲二十戰機是否試飛,據美方一名與會官員事後透露,當時胡神情錯愕,似乎並不知情。美國輿論因而大肆渲染,暗示胡與解放軍將領有矛盾,未能牢固掌握軍權。

「西瓜靠大邊」效應

緊接着,上月中胡錦濤訪美前夕出版的美國《新聞周刊》一則長篇報道,將胡描述成一個神秘、空洞、沒有個性的人物,跟前任的毛澤東、鄧小平和江澤民截然不同。文章末尾還指出,胡錦濤可能是中國最後一個蘇俄式共黨主席,相反,習近平似乎更符合民眾對領導平易近人的期許,習在面對傳媒或洋人時意態更顯從容,同時其夫人是歌星,女兒又在哈佛念大學,其貶胡褒習的筆調,彰彰明甚。
其後,就在胡結束訪美的第三天,《國際先驅論壇報》頭版報道:「太子黨伺機上位」,約兩千字的文章指出,習的政治智慧、家庭背景、意識形態方面的靈活運用以及與軍方關係較前兩任總書記密切等,都是他攀上高位的原因所在,同時有觀察家稱,由於習在黨內獲得較胡更廣泛的支持,使前者更有實踐新理念的空間。
本周,海外網站復又流傳一篇題為「中國一旦有事,軍隊不會支持胡錦濤」的文章。觀乎一輪又一輪似真又似假,此起彼落而又掩掩映映的流言或報道,其重點似乎已不在於胡錦濤當下對軍隊是否仍然擁有絕對的掌控,而在於派系權力爭逐中的「西瓜靠大邊」效應。

實力已經毫無意義

一如《讓子彈飛》裏面張麻子絞盡腦汁沒能鼓動民眾起義,直至公然砍掉黃四郎(真實身份是黃的替身)的首級後,民眾親眼目睹了勝敗分明的局面,再無猶豫,才群起進攻黃的碉堡。這時,真的黃四郎雖然沒有死,其實力根本也毫無動搖,但當民眾起動後,這一切再也不重要,也已經毫無意義了。結果,黃的五代家業大本營被洗掠一空。
試想想,一般民眾尚且如斯看風駛舵,歷盡政治鬥爭的中共黨內中高層人物在面對「骨牌效應」時,又怎會「站錯邊」呢?君不見被認定是「團派大將」的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上月初公開指出,一些幹部「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困難群眾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與老同志說話,說不到一起去」,可不正是仿效○五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所指出的「三不一頂」名句嗎?明乎此,則大抵明白,胡錦濤訪美三日,何以黑口黑面、不苟言笑了。
文:黃小仙
越位網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