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曆新年人人歡聚團年,但在囚人士家庭沒有這種機會,更要面對社會歧視和壓力,小孩則會感到被遺棄,活得不快樂。善導會指出,在囚人士家庭經常面對各種壓力,在囚父母重返社會後,更新康復需要政府和社會支援。
善導會望政府關愛
「我希望爸爸可以快啲返屋企,同我一齊去打籃球、唱卡拉OK。」大生的父親因為沉迷賭博,最後犯事入獄,母親剛從內地來港定居,既獨力面對陌生環境,還有債主臨門,又沒有朋友可以傾訴,初時更不敢告訴兩個兒子父親入獄的事實。
善導會家庭支援服務督導主任陳佩琼舉例指,由於社會標籤,加上在囚家庭的特殊處境,父母在囚的小童往往感到被遺棄,而且過得不快樂,家長亦可能不懂如何處理情緒和生活困難,善導會「藍巴士──成長之旅」計劃的社工及其他已康復的家庭,會陪伴他們走過艱苦的歲月,提供道德教育及家長工作,預防跨代犯罪。陳佩琼指現時政府未有因應這些家庭的獨特處境,提供適當資源,期望新成立的關愛基金,可以填補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