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於傳統習俗忌諱在農曆新年期間辦喪事,大批遺體累積在新十五(元宵)後才火化出殯,食環署的火化爐供不應求,不少希望去世至親能及早安葬的市民大失預算。殯儀業批評食環署官僚,未有彈性調配資源配合傳統習俗需求。
市民林先生向本報指出,叔父10日前去世,由於農曆新十五前不便辦喪事,所以預定本月20日出殯,但當日食環署火化爐已爆滿,他被迫改期,先人無法盡早安葬令他不安,亦損失預訂靈堂租金近8,000元。他批評食環署做法僵化,「火化爐新十五前有位都冇用啦,出殯都唔會有親戚嚟」。
籲彈性處理 過年後加班
殯儀業商會永遠會長吳耀棠表示,既然中國人習俗是新年不辦白事,食環署應彈性配合,安排火化爐員工在新年期間放假,新年後則加班應付額外需求。
食環署發言人表示,食環署火葬服務承諾是市民可預訂申請翌日起計15天內的火化爐期,目前火葬場仍有數百個火化時段供市民預訂。
據了解,本月20日是新十五後首個星期日又是吉日,所以特別繁忙,有十多宗出殯因訂不到火化爐而要延期,但其他非吉日的日子仍有空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