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是個賣菜仔,浸過鹹水後成為義肢矯形師;05年回流香港創辦專為長者配對安老院的社會企業,五年後成為十大傑出青年,年僅27歲的黃卓健下一站要到內地創立「動力貨車」,穿州過省走入窮鄉僻壤為殘障人士裝義肢。誰還敢說,80後勇往直前會「車毀人亡」?
放棄高薪職位回流
兩、三歲的黃卓健,晚晚凌晨兩三點便被父母弄醒,被「秤住」由大帽山搭車到元朗取貨,然後在街市檔「幫手」,「嗰陣時真係見盡人生百態,由個小朋友去秤菜喎,啲人會信唔過,又會覺得你揀嘅菜唔好」。有人或會認為賣菜是厭惡性工作,付出多多收穫少少,黃卓健卻十分懷念:「雖然要好早起身,但就令到啲阿婆好易咁飲完茶之後,一落街市就買到條菜返屋企,都好開心o架。」
他在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念生物科技,畢業後選擇了一份冷門職業:義肢矯形師。「其實揀呢個職業都受細個經歷影響,嗰時過關返鄉下見到好多人無手無腳,好慘。」在瑞典做義肢矯形師時月薪高達港幣七萬元,相信沒有多少人會像他有這股儍勁,05年因為受香港一宗虐老個案打動而突然回流,創辦專為長者配對合適安老院的社會企業「長者通」。
可能跟他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有關,因此對「孝」特別重視,願意毅然放棄高薪厚職。家人支持不可忽視,哥哥是銀行高層,姊姊是補習天后MiaWong;無家庭負擔,才可捱過首年零收入的日子。別以為安老院到處是,何須假手於人配對?「其實唔容易o架,有啲長者鍾意靜嘅地方,有啲想有多啲娛樂,有啲想同鄉里一齊,我哋會做配對,最後只向獲推介嘅院舍收取費用。」
望上山下鄉助傷殘
黃卓健不時到安老院明查暗防,視察院舍環境及服務,以免作出不良推介。五年來成功協助兩萬長者「上院」,去年他獲選為十大傑出青年。但他的助人目標不只香港,而是整個神州大地。他指內地每年新增殘障個案至少10萬宗,殘障人士不少於5,000萬人,但僅有550位義肢矯形師,「即使佢哋日日冇時停,做到死都未必裝得晒」。
無國界醫生幫助戰亂中死傷者,奧比斯則專為盲人重見光明,黃卓健心想「點解冇個大型組織助殘呢?」他為自己定下目標,希望終有一日在內地成立「動力貨車」,「去到各個村落、走入山區,幫啲殘疾人士裝義肢。呢批人平時都唔落山又出唔到城,冇人幫到佢哋。」
黃卓健最近在田北辰的邀請下加入了新民黨,除了因為該黨提倡將中國歷史列入必修科,深得這位出口成文的「番書仔」歡心,也因為該黨招攬不少退休高官,有助自己向他們「收風」,了解為何一些幫助長者的建議不獲接受,「在位高官唔肯講真話啫,退休嗰啲肯喇啩」。記者許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