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最新資料顯示,全球兩大外滙交易中心英國及美國,10月份外滙交投量同創紀錄新高,收復海嘯後失地,主要受跨境貿易及資本流動所帶動,進一步印證西方經濟亦踏上復蘇之路,而企業大幅增加使用外滙遠期合約及期權,亦是交投量急增的催化劑。
全球央行公佈半年一度的外滙交投量報告,其中作為全球最大外滙交易中心的英國,10月份每日交投量達1.8萬億美元,是04年有紀錄以來最高,較4月份升8%,按年則升24。而北美10月份每日交投量則創下7720億美元的紀錄高位,較4月份升2.3%,按年則升14%。環球金融海嘯一度令兩地滙市交投於09年上半年下跌,如今已收復失地,並再創高峯。
受惠跨境貿易投資增
FischerFrancisTrees&Watts外滙部主管AdnanAkant表示,隨着跨境投資與日俱增,滙市交投將拾級而上,除投資外,跨境貿易及資本流動急增,亦帶動滙市交投創新高,並印證經濟復蘇。
亦有分析員指出,企業大幅增加使用遠期合約、期權等對冲風險,亦是滙市交投大增的催化劑,銀行與企業客戶訂立的外滙期權及遠期合約10月份按年飆升2.65倍。
滙市方面,歐元區1月份通脹升至27個月高位,加上英國1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創紀錄新高,令市場揣測歐、英將先於美國加息,而市場對埃及局勢不穩的憂慮降溫,亦令風險胃納回升,刺激歐元、英鎊兌美元上揚。
憧憬加息歐元英鎊揚
歐元昨一度升至1.3775美元的逾兩個月高位,紐約早段報1.3755美元,升0.61美仙;英鎊兌美元則一度升至1.6143的兩個半月新高,紐約早段報1.6093美元,升0.8美仙。
分析員稱,歐元區通脹有惡化迹象,令歐洲央行面臨更大壓力,必須採取行動壓抑通脹,過往當區內通脹率如上月般升至2.4%水平,該行亦曾以加息應對,故今次該行提前加息的機會不容抹殺,同時德國與美國國債息差擴闊,亦利好歐元走勢。有市場人士預期,歐元未來數周有機會上試1.4美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