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港日 東盟四國交易所互連

挑戰港日 東盟四國交易所互連

【本報綜合報道】四個東盟國家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及菲律賓的交易所,昨日宣佈計劃發展共同電子交易平台「東盟交易網絡」,並已完成設計技術架構,預料平台可於今年尾推出。此交易平台讓投資者在投資區內股票變得更容易,有觀察員指出,平台結合四地交易所,讓總值1.9萬億美元(約15萬億港元)的股票市場連在一起,勢將搶佔大額客戶高頻交易員及欲上市集資的企業,對港交所(388)及東京交易所造成重大威脅。

印尼、越南將會加入

「東盟交易網絡」的部份技術支援將由紐約泛歐交易所(NYSEEuronext)提供,顯示亞洲的交易模式在與西方接軌的路上又行近一步。菲律賓交易所主席西卡(HansSicat)較早前表示,越南及印尼交易所未來將會加入此股票交易平台。東盟四國認為,此電子交易平台將刺激交投量,以及讓投資者輕易買賣區內股票。東盟現時有近6億人口,經濟規模較印度更大。

星馬泰菲聯手谷成交

不過,有分析員認為,由於四間交易所的規模存在差距,認為平台未必適合用於區內。新交所在技術及規模上,均勝過其餘三間交易所;分析指出,客戶可能會由規模較小的交易所流向新交所,或惹來其餘交易所不滿。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多年前曾達成類似協議,但計劃最終失敗。
東盟計劃推出共同交易平台,反映亞洲區內競爭劇烈。事實上,自新交所行政總裁薄滿樂(MagnusBocker)去年上場後,便銳意要將新交所打造成領先區內的國際交易所。去年10月新交所宣佈,以83億美元收購澳洲證券交易所(ASX),成為全球第五大,並逐步修改監管條例,接受另類交易平台如黑池交易等。
新交所上月宣佈,今年3月1日起取消午休,提供朝九晚五連續8小時交易平台,以及落實於8月15日推出全球最快交易系統「SGXReach」,勢要在競爭力上超越區內對手港交所。
而薄滿樂上場後,的確大大增強了新交所的競爭力。該交易所昨日表示,去年在該交易所公開招股的企業市值,按年上升4倍至510億美元。

區內交易所規模比較

東京證券交易所 市值:3.82萬億美元
香港證券交易所 市值:2.71萬億美元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 市值:6472億美元
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所 市值:4087億美元
泰國證券交易所 市值:2777億美元
菲律賓證券交易所 市值:1573億美元

註:截至去年12月
資料來源:世界證券交易所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