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兩震 居民又疏散

三日兩震 居民又疏散

【本報訊】灣仔大王東街一幢有43年樓齡唐樓,三日內第二次發生「樓震」事件,居民昨晨感到大廈震動,其間有住戶的金魚缸水及掛畫不停搖晃,居民恐慌紛紛報警。警方及消防員到場後立即疏散大廈逾20名居民。屋宇署檢查後認為大廈結構無即時危險,封鎖約四小時後解封大廈。

灣仔大王東街維修中的唐樓(箭嘴示)三日兩度發生「樓震」事件,居民在消防員安排下疏散到安全地方。梁偉權攝

「樓震」唐樓一三樓單位的牆壁出現裂痕,未知是否與事件有關。

一街之隔的廈門街寶藝花園外牆,也出現一道約八呎長的裂縫。

疑受利東街工程影響

屋宇署稱會調查事件是否與兩條街外的利東街(俗稱喜帖街)重建工程有關,市區重建局則表示已即時暫停地盤的樁柱工程。
「樓震」現場為大王東街18至20號樓高六層、樓齡43年的唐樓。大廈早前因政府要求更換外牆水管,搭棚架進行維修工程及髹油。上周六傍晚6時許,居民曾感到大廈搖晃報警,屋宇署視察後認為大廈結構無即時危險。
昨晨10時許,居民又感到大廈搖晃,因日前曾發生樓震事件,居民紛紛報警。為六樓一單位維修的林先生稱,當時大廈「搖咗幾十秒,佢(戶主)有一幅畫大約八呎闊六呎高,郁咗一陣間,同埋的魚缸水都喺度郁郁郁」。從住戶拍攝的片段可見,當時魚缸水晃動幅度頗大,情況恍如地震。有住戶則指其有轆的「櫃仔」也隨着移動。
警方及消防接報到場,恐去年1月的馬頭圍道塌樓意外重演,即時將整條大王東街封鎖,並疏散大廈約20名居民,部份年邁居民則由救護員協助離去。屋宇署人員其後登樓進入單位逐戶視察,經兩小時調查後,相信大廈結構無即時危險,下午2時30分解封大廈。
有居民質疑樓震事件與附近利東街重建工程有關,要求當局徹查。街坊則指一街之隔的廈門街寶藝花園,大廈外牆出現一條長約八呎裂縫,懷疑也跟利東街工程有關。
屋宇署結構工程師黎浩昌強調,肇事唐樓結構無即時危險,該署會翻看居民提供的金魚缸搖晃片段,並調查事發時利東街地盤正進行甚麼工程。該署發言人則指,地盤方面今日會派員視察附近的樓宇,了解結構有無異常。署方檢視地盤提交報告後才決定何時讓地盤復工。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建造工程系系主任陳子明則指,利東街地盤正進行鑽孔打樁工程,由淺層地基鑽孔到深層地基,而感受震動的大王東街唐樓建在淺層地基上,加上大廈是單幢樓,沒與其他大廈外牆相連卸力,故打樁工程進行時較易感受震動。

利東街重建地盤與「樓震」唐樓(箭嘴示)僅兩街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