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尋寶:限價影響微 利君要收集 - 王昇

板塊尋寶:限價影響微 利君要收集 - 王昇

去年熱炒的醫藥股,今年初輾轉回落,究其原因,是中央大規模調低藥價,以配合醫療制度改革。擔心高毛利不再,難以支撐高估值,藥股自然成為基金掟貨首選。往後揀藥股,除要考慮估值外,更要睇會否受限價影響,貨比5家,利君國際(2005)最有睇頭。
曾在內地求診的投資者可能知道,內地居民如有傷風感冒,多抗拒食藥,習慣去醫院吊鹽水,利君主要產品,正是吊鹽水所用的靜脈輸液。利君輸液在內地大中小醫院被廣泛使用,最重要是,產品並非直接零售,而是向醫療集團批發出售,中央限價措施主要針對零售層面藥品,對利君影響輕微。

研製抗流感新藥

去年利君輸液年產量逾5億瓶,行業中全國排名第3,隨着新廠房投產,預期可擴充至8億瓶,其中毛利率最高的塑瓶產品,年產將由2億瓶倍增至4億瓶,有利進一步提升整體毛利率。靜脈輸液業務勝在增長穩定,去年首三季輸液收入按年增17%,佔其總收入40%,毛利率增至49.1%。其餘兩大業務,抗生素及非抗生素分別佔收入38%及22%,毛利率亦超過50%。
全球各國正受流感侵襲,利君正研製抗流感新藥,一旦有成品出現,會成為未來盈利增加引擎。繼09年純利急增1.1倍至2.16億元,去年上半年利君已多賺25%至1.4億元,下半年毛利率保持穩定,保守計全年可賺2.8億元,預測PE約18倍。
去年最後4個交易日,利君於市場回購604萬股,買入價介乎2.20元至2.35元水平,某程度反映管理層認為估值被低估,回購並註銷,變相提升每股盈利。5隻市值逾百億藥股中,利君今年預測PE13.6倍最低,較同業平均16.6倍折讓18%,市賬率(PB)亦以利君的2倍最吸引,較神威(2877)及中生製藥(1177),折讓超過45%及34%。
現時中國60歲或以上人口超過1.5億,社科院估計,至2030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比例將超越日本,成為全球老化程度最高國家。由此可見,未來內地醫藥需求將有增無減,近月股價回吐造就收集良機,建議2.20元或以下買入,首季目標2.70元,跌穿2元止蝕。
王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