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早年為鼓勵發展商興建優質住宅,提供豁免樓面措施優惠,但隨着政府收緊「發水樓」,以往標榜為環保設施之一的露台及工作平台,寬免樓面將較現時減半。市場認為,此舉未必影響樓價,發展商會因應市場需求,繼續提供大露台單位。
近年一手市場大賣特色單位概念,該類單位除面積較標準單位大,還設有獨特設施,如私家泳池、大平台或巨大露台以吸引買家,務求推高物業造價。近年發售的新盤,高層特色戶與普通標準單位造價差距可高達1倍。雖然日後露台及工作平台寬限樓面減半,惟有發展商表示,未必一定縮減露台面積,相反大型特色戶,若市場有需求,亦會繼續提供大露台。
據最新公佈的作業備考規定,只有不超過50%露台面積可獲豁免計入總樓面及上蓋面積,住宅露台每單位獲豁免面積為1方米或佔實用面積的2.5%(以較大者為準),但以3方米為上限,而任何部份獲豁免面積不得少於2方米。住宅工作平台每單位獲豁免的面積最多為0.75方米。
實用面積更易計算
身兼一手樓督導委員會成員的測量師學會房屋政策小組主席潘永祥表示,現時在樓宇面積資料方面,市場仍只採用建築面積表述,但表述方式卻不統一,不同發展商在建築面積上隨時有不同演繹。他認為,只有以實用面積作為統一賣樓表述方法,才可解決問題。如今政府限制露台及工作平台的發水面積,可令實用面積更易計算,令一手物業銷售更加透明。
豪宅料續建大露台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表示,雖然露台及工作平台發水樓面縮減,但個別豪宅料仍會繼續興建大面積露台,以提升物業價值。因此,減少發水面積,最多只會拖低土地拍賣造價及舊樓收購價,未必對日後開售的樓價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