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再冷,也無法冷卻善心人關顧社會貧弱人士的熱誠。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今個冬季,購買了11,500個食物包及8,500張35吋×38吋的小毛氈,透過84間社福機構贈予20,000名弱勢社群人士,讀者紛紛響應善舉,由去年1月至今收到支持此活動的善款共27萬元。各樣物資已送抵各機構,透過節慶活動或義工探訪,送到受惠人士手中,讓他們過一個既歡樂又溫暖的新年。
年輕一代每逢大時大節,例必外出狂歡一番。歡樂之際,曾否記掛早年為社會作出貢獻的年老長者?當中不少缺乏支援和關心,甚至孤獨過節。參與蘋果基金送暖活動的社福機構,均趁節日舉辦聯歡活動,讓清貧長者聚首一堂,齊齊開心過節,並在活動中派發由蘋果基金預先安排好的食物包或小毛氈,讓公公婆婆們從小小禮物中感受到善長的心意。
長者收食物包樂開懷
九龍樂善堂早前便舉辦了聯歡會,邀請大角嘴區內的清貧長者參加,當中有不少為獨居,部份更需依賴食物銀行的援助維持生活。長者欣賞完精采表演後,收到載有白米、餅乾、麪條及麥片的食物包,均感十分開心。
今年冬天特別冷,長者若禦寒不足,容易併發疾病,蘋果基金的小毛氈正好為體弱長者添加溫暖。中華便以利會恩慈長者活動中心透過上門探訪,向缺乏支援的獨居長者噓寒問暖,並送上蘋果基金特別訂製的小毛氈給他們保暖。
記者早前隨該會到石硤尾區進行家訪,探望了90歲的葵婆婆。獨居的葵婆婆倚靠綜援金過活,她家居簡陋,不少電器及日用品均為鄰居或友人送贈,她慨嘆近年物價不斷高漲,生活艱難,「米、油、鹽都係生活必需品,雖然貴,但係又唔慳得」。當記者向她送上一張小毛氈,她連忙道謝:「好多謝你哋關心我。」
另一個參與機構香港失明人互聯會則安排將100個食物包送給清貧的視障人士。80歲獨居的莫婆婆雙眼完全失明,依靠綜援維生,她從社工的手上接過食物包即笑不攏嘴地說:「呢份新年禮物好溫暖。」
20,000名受惠人士中,除清貧長者、傷殘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外,還有居住板間房和籠屋的居民。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今年也有協助派發小毛氈予這群在惡劣環境中掙扎求存的草根階層。
贈小毛氈物輕情意重
67歲的阿胡原為露宿者,三餐不繼,因受右腦腫瘤影響,行動不便。經該會社工協助下,現已上樓及領取綜援,住在深水埗一唐樓的板間房。物輕情意重,阿胡收到小毛氈,深深感受到當中的暖意。
蘋果基金今個冬天的送暖行動,涉及支出逾108萬元,其中70,000元用作購買盛載食物的環保袋,由《蘋果日報》支付。由去年1月至今,蘋果基金收到讀者捐助此活動的善款共27萬元,盼善長繼續捐款支持,讓活動延續下去。
「送暖行動專戶」捐款編號:S0014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
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