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借有還有下次 - 李碧華

有借有還有下次 - 李碧華

歲晚廟宇香火鼎盛,都是來還神的─有借有還是基本做人守則,亦表示不忘本不拖欠。拜神是「求」庇佑而非「指使」或「勉強」,不管結果如何,應許了多少,或心想事成而感恩,「還」是守信,亦延續下回之關注。所以農曆十二月內,親自誠心上香者眾。
你可以不信,也可以不求,完全自由─一旦借了就必須還。欠大耳窿也別欠菩薩,對神明不敬,後果自負。
不止人對神不拖欠,有趣的是,神對人也得付出。上網,見日本長野有家味噌名店「丸井伊藤」,不但展示味噌製作過程,還可選購各式商品,紅橙黃黑白都有。此店還附設一座「貧乏神神社」,貧乏神名堂也真寒磣。祂愛吃味噌,店主靈機一觸,以此供奉,但神明也得為信眾消災解難。參拜祈福,付¥100可拿起一根木製「貧棒」,朝神像前的神木連擊三下,再用力踢三腳,最後向神像撒豆。很少人拜神如此粗暴,不過意義是「驅趕」貧乏,不免費勁。
聽某的士司機笑道:「此時應趁莊家運滯有紛爭,過大海與之對賭,他衰我旺,想窮也難。」
賭仔的迷信靈嗎?想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