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香港經濟有接近4%增長,成績不錯,香港已完全變成服務業為主的經濟模式,不可能走回工業生產的舊路。
香港亦漸漸成為有錢人居住及投資的天堂,無論是內地或其他東南亞地區,像倫敦成為東歐資金避難所一樣。
滬人看上海 僅表面風光
內地有錢同胞,紛紛跑到香港醫院生仔,都是因為對香港醫療有信心。至少不會像內地,被迫結紮。電視上見到上水藥房,水貨及內地客瘋狂掃奶粉,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公司主席,不少都有香港身份證。
無論特區政府連番出招,香港樓市依然勇往直前,過去一星期,太古城等藍籌屋苑又再創新高,尖沙嘴廣東道一帶的名牌店、金舖,全都依賴內地資金。回歸以來,特區政府不停妄自菲薄,宣傳香港「玩完論」。
然而,內地同胞真金白銀投香港一票,從奶粉到生仔,由物業到香港身份證,顯示香港的優勢。
上海豪情壯語的外資板,經過多番波折,依然遙遙無期。
最近筆者認識了一位清華大學的高才生,他是上海人,在香港已經有多年的金融工作經驗,筆者感在好奇,於是鼓起勇氣,問為甚麼他還會呆在香港,人人都說上海好,為甚麼他不回上海發展?
他很有深意地對筆者說,上海外灘的風光很妖艷,但是這些漂亮建築的後面,都是破落的小區,人是容易被漂亮的外表瞞騙,與這位上海客戶午飯後離開Cova,想起小時常常聽到蘇軾一首詩的最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UncleRay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