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甚麼比古典音樂更早全球化。不管是斑斕弦樂還是輝煌銅管,是西貝遼士的《悲傷圓舞曲》還是德布西的《大海》,那變化自在的顫音滑音雙音,各聲部的緊密合奏,成了世界通用的感情語言。若以古典樂魂作火藥,現代互聯網作藥引,如天雷勾着地火,擦出震撼全球樂迷的火花。今年,YouTube交響樂團回來了,闊別兩年期待,新成員組合包括兩名出身香港演藝學院的樂手,會為世人帶來甚麼驚奇?
望家人經電腦看表演
兩年前,YouTube成立首支交響樂團,在網站招募全球樂壇好手,由網民投票選出團員。絕對民主下的產品,於紐約市「演奏聖殿」卡內基音樂廳演出,樂韻透過光纖從紐約飄揚到全球人類電腦桌前。樂團去年再次組班,逾30國家101位全球好手下月將於悉尼歌劇院演出,實況繼續透過網站全球直播。
湊巧,今年入選的本港兩名演藝學員都是小提琴手。19歲的許榮臻在演藝主修小提琴,師傅為小提琴名家馬忠為。3歲開始學鋼琴,父親是小提琴的狂熱粉絲,小榮臻家中已常播弦樂,7歲那年他看到頂級小提琴家美島莉的演奏錄影,立心要掌控這四弦,每日花逾四小時雙修兩大樂器。結果小六時小提琴已考得演奏文憑,一年後鋼琴亦考獲八級。
會考18分,但許榮臻早決定不讀預科讀演藝,入學前在兩琴之間取捨,「問咗自己好多年,最後都係揀咗小提琴,因為演藝讀得鋼琴嘅真係好犀利」。小提琴技術越來越爐火純青,去年報名參加亞洲青年管弦樂團,過五關斬六將成為首名港人團長,今次面向世界,同樣獲全球網友激讚。性格靦覥的他期待能在演奏前的大師班上,認識其他國家好手,「演奏當日,希望屋企人喺電腦睇到我嘅表演」。
另一小提琴手馬步萌生於澳門,同樣師承馬忠為,27歲的他現於澳門青年交響樂團擔任弦樂導師,是樂團創會成員之一。9歲同樣在爸爸薰陶下學琴,13歲考獲英國皇家音樂院小提琴八級,01年獲資助入讀香港演藝,後來更成為學院弦樂系主任。
拍攝工作考起音樂人
「其實上次紐約第一屆YouTube樂團已經想參加,不過知道嗰陣已經太遲,惟有等今年。」健談的馬步萌說。為了成為樂團一員,上班前練琴8小時屬等閒事,「真係辛苦過考級」。現在最期待與格林美獎得主MichaelTilsonThomas合作,奏出世人喝采的天籟之音。
談到今次選拔難關,這對師兄弟異口同聲說,拍攝工作讓人叫苦連天。許榮臻說:「對着個鏡頭就緊張,唔知網友鍾意乜口味,一首歌錄三四次。」師兄同樣壓力大:「又要set腳架,又要校鏡頭,錄五個take已經算少,之後仲要剪接!」師傅馬忠為就期望經過這些新體驗,師弟性格可以更大膽,師兄演奏可以更成熟。
記者 夏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