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產是香港文化深層核心一部分,西九有沒有文學館,師奶不關心,有爭產館,將近代一二十年最爆紅的爭產案搬入星級展館,圖文與4D動漫介紹,自由行那批,除了去廣東道排長龍買LV,也會有興趣入西九,睇下有無筍盤炒得過之時,就腳買票入場,八卦香港有銀家族的秘聞,在大啖半島hightea鏞記燒鵝和翠華C餐時,話題會更AsianWorldCity。
闊佬後人有產可爭,證明回歸多年,共產黨的河水的確沒有犯井水。有錢佬身家頂多被勸捐些少零頭去關愛基金,並無夾硬來,給共了家產。文革陰影剔除,闊佬終於相信,一國兩制,不是發水樓,是真不騙人的。有產爭,就是替安定繁榮省了招牌,年年有一兩樁爭產案爆出,河蟹作用,比元旦和春節放兩場煙花,更收大效。
而去年和今年,家宅盛旺,爭產特多,超過兩樁,超額完成任務。通勝教人睇天做人,看香港爭產的頭條新聞,像冰島睡火山轉醒,冰火頻密出擊,這就可以推斷,香港依然是一塊福地,每次爭產,帶挈了多少人發財,算算看就知道。
市民熱愛爭產內幕,抖出來的恩怨,比維基解密沒那麼寡,用美食節目指定對白形容,就是有咬勁。雞有雞味,爭產則fusion了酸、、澀甚至鏹水味。美國首富老畢和蓋茨呼籲中國闊佬捐身家,錯配得就像郎朗彈奏《我的祖國》,獻給奧斯陸那張空凳。捐了身家,爭個屁!怎麼安頓從新界北到東九龍、印印腳撩住牙等睇熱鬧的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