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青訓絕不流

流浪青訓絕不流

自體院足球部於97年解散後,本地青訓工作便重新落在足總及各甲組隊之上,在球會層面上,以老牌球會流浪最為積極,目前港隊不少主力便出自該會。而傑志與東方兩支老牌球會近年也投放不少資源於青訓,希望不久將來能夠為本地球壇訓練出有質素的球員接班。

陳偉豪盧均宜成大器

雖然流浪在90年代曾組織巨型班,不過,自這支由已故球員畢特利所創立的球會重返甲組後,大部份時間皆組青春班,當中在90年代末至千禧年,本地球壇最低迷時期,流浪因資源所限,便大膽起用初出茅廬的小將擔正;縱使曾經經歷護級失敗,惟球隊依然堅持及無悔降班,最終獲足總挽留在甲組,得以繼續給予機會本地新秀。
流浪持之以恆的給予機會本地華將,結果造就陳偉豪及盧均宜等年輕球員上位;前者兩番轉會南華,除為球會帶來數以百萬的轉會費收入外,陳偉豪的年薪亦激增至超過90萬港元,至於後者15歲便在甲組亮相,首次落場便告入波,因而得到「神童」稱號。
近年傑志引入西甲班霸巴塞足球青訓方式,成立香港巴塞足球學校,經過兩年運作已漸見成果,該校的7至11歲青年軍可說是橫掃中國及本地,只是球員在職業層面能否交出成績仍有待時間證明。另一老牌球會東方淡出甲組,但聘請李健和、羅繼華及鍾皓賢3名港隊球星任球隊各級別青年軍教練,希望名師帶領下,能為本地球壇作育更多人才。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