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資優生甲級天堂修頓大學 - 戰鬥員A

話題:資優生甲級天堂
修頓大學 - 戰鬥員A

兩支南部球隊修咸頓及樸茨茅夫,現都不在英超行列,尤其是修咸頓,更加只淪落英甲作賽。香港球迷慣將修咸頓簡稱為與灣仔球場名稱一樣的「修頓」,感覺上多了一份熟悉感,而且兩個「修頓」都出了不少少年英雄。戰鬥員A

前英格蘭國腳舒利亞,與名將拿鐵斯正是80年代後期,出身於修咸頓的球星,其中舒利亞16歲便在「修頓」青年軍冒出頭來,兩年後正式升上1隊。雖然當時並不是甚麼大名氣的年輕球員,但在「修頓」1隊的4年間,舒利亞嶄露頭角,亦以17歲240日之齡,成為那時頂級聯賽最年輕大演帽子戲法的球員。

舒利亞92年破轉會費紀錄

「修頓」在92年毅然將舒利亞以破全英最高轉會費的360萬鎊售予布力般流浪,或許是因為隊中有拿鐵斯在陣,但亦奠定「修頓」培訓好球員之後,將其售至其他球會賺取轉會費,以維持青訓工作及球會營運的方針;當然,規模上與歐洲著名的青訓球會阿積士等有所距離,只是於當時的英格蘭,運作上的效果算是不俗。
到90年代後期,「修頓」在出售隊中具潛質球員,從中賺取利潤的情況更加普遍,球員或許不是自家培訓出來,但亦是一些低價吸納,然後在球隊有好表現後,善價沽出;90年代後期最具代表的可說是布歷治及比亞堤,兩人其後他投合共為「修頓」取回超過千萬鎊的轉會費,對該南部球會來說,已是相當可觀的數字。

售禾確特巴利留後着

不過,自從05年護級失敗後,因失去在英超所帶來的可觀收入,球會財政問題日益加劇,出售隊中的潛質球員更成為重要的資金來源,像高治、禾確特及較近期的加里夫巴利,他們都是從「修頓」培訓或成名,如今變成英超的星級戰將。
「修頓」出售禾確特及加里夫巴利這些他們認為必成大器的年輕球員,也絕不會蝕底,因為在收取數百萬鎊轉會費的同時,也喜歡加上附帶條件,如球員表現好或上陣次數合乎標準,便可從中獲得額外數百萬鎊,故像禾確特當年轉會費由500萬鎊,最終變成1,200萬鎊;而加里夫巴利若然他日從熱刺天價轉投頂級富豪球會,「修頓」亦可從中分一杯羮,可見他們對陣中的未來之星,甚具眼光。
近日,「修頓」陣中只有17歲的英格蘭中場阿歷士張伯倫,成為了阿仙奴等大球會的羅致目標,而轉會費最低也達到1,000萬鎊,以球會現階段處於甲組、財政不太健全情況下,看來這將門之後會是「修頓」最新的重要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