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湖廣會館」在老城區,建築比北京的「湖廣會館」還要大。重慶朋友說,要追溯四川的歷史,「湖廣」二字是根源。
清初康熙年間,四川地區因為戰禍天災連年,人口銳減,土地荒蕪,朝廷便搞起了移民運動,從兩湖兩廣以至其他地區,大批移民去四川,免稅減賦,耕種土地屬於自己的永久產業,在當地滋生的人口永不加賦,政策非常優惠,吸引了大批移民湧至。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湖廣填四川」移民潮,持續了一百多年,四川人口大增。所以今天的四川人,許多祖先都來自兩廣兩湖和江西等地。
了解了歷史,也就知道重慶的「湖廣會館」為什麼規模會這麼大。
這天到「湖廣會館」吃晚,吃的是不放辣椒的「古川菜」。「古川菜」的意思,是由漢代至「兩廣填四川」之前的四川菜。明朝以前,中國沒有辣椒,菜餚若想有辣味,會用薑和苦蕌等辛味之物作調料,許多做法,已經失傳。「湖廣會館」的大師傅是憑着古書記載,一道一道試着做出來,這天吃了四道菜,一道「鴛鴦炙」,一道「蒟醬兔」,一道「魚王湯」,一道「蝦鹿羮」,據說全是根據漢、唐古食譜做出來的,賣相古樸,味道都很好。在漢朝唐朝是不是這個味道自然無從考究,但吃川菜而無辣椒,則是很新鮮有趣的口味,加之「湖廣會館」的氣氛,這頓飯也就趣味盎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