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真正助弱勢族群台立委:發得不好看

不能真正助弱勢族群
台立委:發得不好看

陳光標赴台高調發放5億元新台幣(下同,約1.13億港元)紅包,爭議不斷,昨天甚至引發一連串民眾「攔路訴苦討紅包」效應。有台灣學者擔憂,事件將造成民眾錯誤認知,不能真正幫助弱勢族群。朝野立委也批評,「發得不好看,拿得也不好看」,呼籲陳尋求正常的政府、民間救助體系,讓更多需要的人得到幫助。

「不如去101灑錢」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王麗蓉說,陳光標給紅包展現同情心的錯誤行善方式,不見得真正幫助弱勢民眾,卻會造成其他民眾錯誤認知。
針對陳光標在台到處派錢,國民黨立委楊麗環認為「發得不好看、拿得也不好看」,也不清楚拿錢的人是否真的低收入戶,政府單位應快出面。新黨前立委、盲人鄭龍水批評內政部未主動協調,讓最有需要的人得到幫助,也令陳捐款一事引發爭議,部長江宜樺應下台。綠營立委黃偉哲諷刺陳「不如去101灑錢」。而台聯黨主席黃昆輝更指,陳來台灣耀「金」揚威,從心理上已侮辱台灣人。
不過,國民黨籍立委邱毅表示,低調行善固然是傳統美德,但是高調行善只要能落實都值得肯定,「不能因陳光標來自大陸就給過度政治解讀」。

婦人面對10張嶄新、閃亮的千元大鈔,讓她滿意極了。台灣《蘋果日報》

 

陳光標與妻兒在下榻的飯店提前向台灣群眾鞠躬拜年。

陳光標所到之處,隨行的保安均拿着一袋袋裝滿紅包的袋子。

「看在眼裏感覺掙扎」

台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則說,寒冬送暖本是好事,卻因方式特異,讓低收入戶面對人性的挑戰,「看在公務員的眼裏,感覺很掙扎、不捨」,但他認為,政治和行善不應連結在一起。
面對各界質疑陳光標效應,監察院長王建煊認為陳光標只是做法稍差而已,事件重點在「行善」,他更希望事件透過報道,能在台灣形成「行善效應」。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