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世界廣播服務可說是西方輸出文化的一座橋頭堡,與美國之音(VOA)同於1941年開始對華廣播,兩國政府在冷戰年代都加強國際廣播,試圖影響共產陣營民眾。
《蘋果日報》社長董橋說,BBC世界廣播服務的中文部,分普通話和廣東話廣播,廣東話廣播主要是給香港人聽,普通話廣播是給內地人、在港北方人和新加坡人聽。他認為,BBC的華語廣播在冷戰時期有文化滲透作用,把英國人對時局和批判大陸的評論,播給大陸人聽,同時亦有一些文化藝術節目,起了潛移默化作用,令聽眾嚮往西方文化和生活。
文革大陸 偷聽BBC才知林彪死
大約同期任職BBC粵語廣播的專欄作家詹德隆又指出,BBC不像美國之音,要肩負為政府宣傳政策的任務,編採較獨立,評論多是記者看法,連英國華人埋怨沒有出頭天這種揭露英國黑暗面的新聞也有播,只是提供一個有公信力的消息來源。
作為西方文化輸出橋頭堡,在中國大陸封閉的文革年代,BBC就是大陸人窺看外面世界甚至國內大事的一扇窗。內地作家阿城在收錄於《七十年代》一書的文章〈偷聽敵台〉中,說當年在雲南下鄉的知識青年,都是從收聽海外「敵台」廣播最先知道一些國內大事,像1971年共產黨副主席林彪叛逃事件和76年45天安門事件。
有內地聽眾在BBC華語廣播開播60周年,在BBC網站留言:「幾十年來,我從貴台的節目中獲得了許多從其他渠道難以獲得的新聞和文化知識,是它使我與英國和世界架起了一座橋樑。」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