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官方報章、網絡近日爭相為總理溫家寶與進京上訪的民眾面對面交流而歡呼,稱之為「共和國總理的首次」、「史上首次」,稱之「為各級政府成表率」、「樹好榜樣」。但是,如果溫家寶見訪民的幕後情景同時曝光的話,只能說,溫家寶演砸了這次「接訪」(接待訪民)騷,輸給了近年頻演「下訪」(下基層接訪)騷的下一代領導核心習近平。
接訪變擾民激起民怨
溫家寶的親民騷之多,早已為他贏得「影帝」之譽,但本月24日的接訪騷被演砸了。其一,溫家寶接訪前,北京公安、城管大舉掃蕩訪民棲身、取暖的場所,確保溫家寶接訪環境的「和諧」。地方官員如果照此辦理,接訪變擾民,激起更大民怨的可能性遠高過平息民怨。
其二,溫家寶接訪後,官方網絡在歌功頌德之際,又禁止網民留言評論,堵塞民眾言路,實在是太過心虛。其三,溫家寶接訪仍是扮演青天角色,並未從制度着手解決問題,內地有媒體呼籲「化解社會矛盾,須讓監督制度、法規代總理查崗」,堪謂一針見血。
內地高官近年頻頻演出接訪騷,幾乎各省市的黨委書記、省市長都上過舞台。其中,最早、最多得到官方輿論吹捧的是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的下訪騷。習近平2002年由福建調至浙江後,隨即建立省領導下訪制度,2006年8月帶隊到衢州市衢州區下訪,迄今仍被官方傳媒頻頻作為經典之作加以宣傳。
習強調「事事有回音」
習近平與溫家寶的接訪騷,同樣未能從制度上解決問題,但有兩大不同:一是溫家寶到信訪局前,警方大舉清場,被驅趕的訪民事後才知總理行程,而習近平下鄉前就大肆宣傳,讓附近民眾有寃訴寃、有怨報怨;二是溫家寶強調重在了解政府工作,大有不糾纏個案之意,而習近平強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習近平的做法顯然更讓民眾受落,只不知他主政之後,這種作風能否延續?能否成為制度?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