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個喜歡飲茶的人。每次去茶樓,望着餐單,總會陷入茫然。粵式飲茶必叫的燒賣、蝦餃、叉燒包統統不能激發我的食慾。對我來說,茶樓是個詭異的地方,表面熱烈、喧鬧、沸騰,但每個人的熱烈卻又彷彿與別人無關。星期日茶樓,最常見的景象是一家大小圍桌而坐,有人低頭玩手機,有人埋首看報紙,彼此之間,鮮有眼神與語言的交流。只有桌上的點心兀自冒着白煙,讓人感覺溫暖。
跟西餐廳不同,茶樓是充滿人間煙火的地方,是激情過後反璞歸真的地方,也可能是愛情沉澱為感情的地方。如果說西餐廳是曖昧期去的地方,咖啡店是熱戀期去的地方,那麼,中式茶樓則是老夫老妻去的地方,是家人聯誼的地方。感情如茶,淡淡的,雋永的。
有個獨居的朋友最喜歡約人上茶樓,並且專挑擁擠喧鬧的那種。後來我才明白,她是在茶樓尋找父母仍在時被呵護的感覺。「茶樓」兩個字,對她來說意味着家庭日、親友聚首、父母相伴……也意味着塵世間的溫暖。一個人去茶樓,難免觸景傷情。
很愛很愛一個人的話,星期日去海邊咖啡屋飲拉花咖啡固然浪漫,去茶樓嘆一壺茶,叫數籠點心,卻別有一番味道,那是提前演習老夫老妻的生活模式。讓人明白,再浪漫的愛情,終須面對由咖啡或酒變茶的一天,曾經醺人欲醉的激情,變成溫暖手心的茶盞,才是生活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