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協會促查大折讓供股晤監管機構 研堵塞漏洞

投資者協會促查大折讓供股
晤監管機構 研堵塞漏洞

【本報訊】近期市場出現不少「向下炒」的上市公司,令投資者蒙受損失,保障投資者協會主席呂志華表示,協會近期收到9至10宗有關「向下炒」的投訴,該會將向議員尋求協助,並會約晤聯交所及證監會,商討修改條例上的漏洞。 記者︰張活儀

當年同為Accumulator受害者、其後為投資者出頭的呂志華,昨日再度為因大比例大折讓供股(俗稱向下炒)的公司而損手的小股東出頭,呂志華指出,這些公司慣常做法是聯合一批「投資者」和董事局,裏應外合,透過一些方法得到一批平價股票,然後不斷沽售該股令股價下跌,又或者宣佈大比例合股,令股價於合股後大跌,之後再宣佈大折讓供股,令股價進一步下挫,而相關人士就可以於低位大量買入或補回自己的股票。
投資者廖先生為「向下炒」受害者之一,他說:「一年多之前買入宏安(1222),當時睇過佢業績好,PE(市盈率)低,公司又有名人喺董事局,而且有實質資產,PB(市賬率)低,派息又有幾厘。」

屢合股供股 散戶輸九成

他說:「08年12月於0.019元買入,投資額15萬元。」之後公司就「向下炒」,廖先生於第一次供股時用9萬元供股,其後於上月中,公司以同一個方法再度供股,截至昨日收市,廖先生所持股份,市值僅餘約3萬元。
單單一隻股票,便令小股東於短短一年之間,賬面輸近九成,面對新一次合股,再大比例、大折讓供股,廖先生坦言:「都唔知供唔供好!唔供又擔心持股被攤薄,供又怕陷入無底深潭。」
翻閱公開資料,宏安曾經於09年2月中,將股份25合1,並將股本面值由0.125元減至0.01元,於合併股後再以1供3方式供股,每股供股價0.1元,較調整後股價0.6元大幅折讓83.33%,然後每供3股送2股紅股,集資1.129億元。公司股價其後已應聲下跌。
相同的手法,於去年12月底再度出現,公司計劃將股份5合1,之後1供8,每股供股價0.1元,每供8股送1股紅股,公布供股之前,宏安股價為0.162元,相當於重組後0.81元,供股價0.1元,即較市價折讓87.65%。消息公布後,公司股價跌至0.097元,至近期才見回升。

接獲10宗損手投訴

有見手持股份屢跌不止,廖先生先後向證監會投訴,但證監會回覆指,公司供股行為合法,而廖先生再向聯交所投訴亦未有回覆。
呂志華指出,該會目前已接獲9至10宗有關個案,大部份均因為上述的手段而損失投資額80%至90%,甚至部份損失超過95%,故該會希望證監會可修改條例上的漏洞,防止上市公司不正確利用。
另一位受害投資者購入的股份為雲錫礦業(263),公司於去年先後兩次配股,於去年11月底更以1供8方式,折讓88%供股,公司價亦應聲下跌。

「向下炒」應對建議

1)上市公司合股和供股時間不應短期內同時進行
2)市值低於100億元的公司,每次集資額不可超越其市值某個百分比
3)每次供股的供股價不應低於某段日期之收市平均價某個百分比

資料來源:保障投資者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