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有500至600名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每年有100宗新症。香港大學血液腫瘤科及骨髓移植教授鄺沃林表示,部份病人因出現基因突變,令第一代標靶藥物伊馬替尼(Imatinib)無效;若轉用第二代標靶藥物平均會多三成病人能成功控制病情。
政府只資助舊藥
鄺沃林表示,包括香港血癌病人在內的國際研究發現,只有45%至65%使用伊馬替尼的病人,於用藥半年及一年後治療達標,成功控制病情;但67%至80%使用尼洛替尼(Nilotinib)的病人,以及73%至83%使用達沙替尼(Dasatinib)病人,於用藥半年及一年後治療達標。這兩種都屬第二代標靶藥,但現時政府只資助伊馬替尼作為一線治療藥物,病人必須先使用一線藥無效,才獲資助使用第二代藥物。兩代藥物每月藥費均約1.8萬元。但第二代藥物有多達37%使用者會出紅疹、一成人會有胸腔積水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