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發作 去年1.8萬人住院

痔瘡發作 去年1.8萬人住院

【本報訊】不少人對於患有痔瘡都難以啟齒。2009年全港醫院有超過1.8萬人次因痔瘡而住院。衞生署去年4月訪問2,000名市民,13.5%表示患有痔瘡,當中逾半人表示過去最少一次痔瘡發作,藍領工人患病比率較其他職業人士多。衞生署表示,要預防患痔瘡要養成有規律的大便習慣,多吃高纖維食物預防便秘。

藍領中年最高危

衞生署在最新一期《非傳染病直擊》中表示,09年本港公立及私家醫院因痔瘡而住院的病人出院人次達18,886宗,即每10萬人中約有269人患病;當中以45至64歲患者的比率最高,每10萬人中有約450人患病。
衞生署去年4月進行的行為風險因素調查,訪問超過2,000名市民,當中13.5%表示患有痔瘡,其中約57%人在過去一年最少一次痔瘡發作,如肛門疼痛或出血。不同職業人士患病比率不同,患者當中17.8%為藍領,是最多人患病的職業;其次是非在職人士如失業人士、家庭主婦及退休人士,佔14.3%患病。管理及專業人士則有12.9%。
衞生署表示,痔瘡是肛道內或肛門附近的靜脈曲張或異常充血,患病原因包括便秘及經常用力排便。要預防痔瘡必須養成有規律的大便習慣,排便時避免太用力,以及定期做運動,令肛門部位不會充血。

痔瘡患者分析

年齡:18至24歲 比率:2.4%
年齡:25至34歲 比率:9.5%
年齡:35至44歲 比率:15.5%
年齡:45至54歲 比率:16.4%
年齡:55至64歲 比率:19.6%

職業:管理/專業人士 比率:12.9%
職業:文員 比率:10.6%
職業:服務人員 比率:11.8%
職業:藍領工人 比率:17.8%
職業:非在職人士* 比率:14.3%

*包括失業人士、家庭主婦、學生及退休人士
資料來源:衞生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