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經唔覺開年就快一個月,舊年贏盡全球之泰國及印尼股市,卻分別唔見咗6.41%及9.65%,睇嚟唔使半年就會輸突。風水輪流轉,年初至今廿幾日,全球表現最標青股市三甲竟然係西班牙、希臘及意大利幾隻歐豬,分別錄得10.13%、9.53%及8.78%升幅,真係估佢唔到!
散戶入市慣性只睇自己一家牌,隨時出銃都唔知咩事,打電話問股,淨係問個冧巴而唔係上市公司本身嘅盈利前景。其實股票分析員都唔可以單一咁睇公司本身,既要睇宏觀經濟大氣候,又要睇公司盤數,更加要關注管理層質素,其次至輪到股價走勢中所揭示嘅大戶手影。今日點解升?因為噚日跌得多囉!太多點解,點解唔關心吓資金點解要回流歐美?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水電燃氣股宜炒不宜揸
假如要睇較另類或複雜行業如石油股,基於其作為商品及具備期貨概念,不得不看油價、金價及美元三者之互動力量,最近有大行話炒家沽黃金炒期油,唔知係咪反間計。若要炒中資油股,就更加要睇政府面色,天然氣期貨價由去年11月初3.6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樓下,反覆升至現時4.55美元,累升逾25%,地方物價部門準備上調水價、天然氣價嘅決定都可以臨時叫停,相關燃氣股股價自然動彈不得。
收緊之年,中央明顯對通脹充滿憂慮,因人民收入差距大,低收入者對通脹承受能力最弱。CPI一向被視為窮人指數,社會財富分配結構影響人民所受壓力,1994年中國經歷過24%嘅惡性通脹,都未及現時嚴峻,主要由於當時M1貨幣供應與GDP比率為0.43,現時卻高近0.6。
M1狹義貨幣供應,即居民手上持有嘅貨幣,加埋銀行活期存款,係最直接嘅真正流動性所在,同CPI具高度關連性,與M2同時支撐價格上漲趨勢,醞釀多年的資源價格改革措施至今仍只聞樓梯響,看來未等到有關措施出台、資金未回轉前,水、電、天然氣相關股份只宜炒不宜揸。
胡孟青
作者為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