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自07年司徒拔道中式大宅景賢里被業主拆得面目全非後,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即「補鑊」設立預警機制,指示屋宇署等相關部門若收到歷史建築物的業主申請拆卸或重建後,要馬上通報古物古蹟辦事處與文物專員辦事處,跟業主磋商解決辦法,盡量保留歷史建築。
成功保留四個建築
林鄭月娥昨稱,過去數年政府先後成功保留四個私人歷史建築個案,全部沒有動用分毫公帑。最為人熟悉的景賢里,07年9月被刊憲列為暫定古蹟後,政府08年1月跟神秘業主達成協議,以大宅旁邊的一幅斜坡與大宅進行換地,成功保留大宅。
薄扶林道128號Jessville大宅,由前首席大法官楊鐵樑岳父家族持有。政府07年4月將大宅列做暫定古蹟,阻止楊氏家族申請重建,楊家一度打算向政府興訟。雙方經過反覆磋商,最終業主同意將大宅全面保留,改建為私人會所,回報是獲准在鄰地興建兩座分別17及21層高的住宅。
聖公會在中環的建築群,是09年施政報告「保育中環」項目之一。聖公會最初由於地方不敷應用,原計劃重建10多幢建築,後來接納政府建議,保留其中四座歷史建築物,政府則同意聖公會將部份地積比率,轉移到該會的畢拉山地盤而毋須補地價。
林鄭月娥說最深刻的私人保育項目,是太子道西179號一幅樓高4層的唐樓。該幢有73年歷史的三級歷史建築,業主原本打算重建,惟經過跟相關部門多次會面後,最終決定保留建築物,回報是獲城市規劃委員會同意,在唐樓後方興建一幢17層有50間房的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