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改制後增24學分

中大改制後增24學分

【本報訊】大學2012年起推行四年制,中文大學昨公佈改制後的學分架構,新制需修讀最少123個學分,較舊制增加至少24學分,新增學分主要分佈於中文、英文和通識教育。

英文學分增多兩倍

現時中大三年制學生需修讀至少99學分的課程,新制學生則增至123學分。其中必修的核心課程學分會由23分增至39分,佔最多的通識加四成,由15分增至21分;英文學分增多兩倍至9分,中文則增一倍至6分,資訊科技和體育合共佔3分。
新通識課程將探討人和宇宙價值觀,又圍繞中國文化、自然科學、社會和人文。大學通識教育副主任吳美儀指出,不會如同中學的通識教育般,教學生分析新聞時事,「係讀柏拉圖、孔子、馬克思,中學唔會講到,仲有達爾文、牛頓,係好唔同」。
英語教學單位主任柯安迪表示,學生在中學時學英文,着重記誦和為應付考試,上到大學要用英文上課、滙報及小組討論,即使是高分學生也難以應付;該課程不設考試,以家課評估學習進度。
新生需於首兩年修畢中文課程,古今兼備,視乎學系修讀不同古文,如法律學院學生需讀唐代柳宗元的《駁復讎議》等相關文章,從而了解古代的法理精神;醫學院學生則讀《華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