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麗新發展(488)的深水埗新盤翠峰廿八,09年底售出的3伙,其中兩伙被踢爆由發展商「自己人」購入,兩伙去年底巧合地同日撻定,惹托價疑雲。有立法會議員認為「發展商越來越大膽,造市造到出晒面」,情況比西半山天匯事件更嚴重,反映政府規管一手樓買賣有漏洞,應加快立法規管。政府則指已去信要求地產建設商會跟進事件。
翠峰廿八在09年12月開售首批20伙,平均呎價高達9154元,因定價超高,首日賣樓即吞蛋;而該月僅售出的3伙,其中兩伙更是由發展商高層購入。身為麗新集團聯營公司董事的游思嘉,透過旺銘有限公司在22日以1074.249萬元購入18樓B室,而麗新集團企業事務副總裁梁守聰則於翌日透過盛材有限公司購入同層A室,成交價1072.17萬元。該兩伙呎價均逾9000元,較首伙售出的6樓單位呎價7551元為高,予人高價有承接之感,之後因仍未見承接,發展商去年唯有減價招徠,之後才有成交。屋苑暫未見有二手成交。
而事隔一年,正當樓市熱火朝天,樓價急升,但兩人購入的豪宅單位,卻離奇撻定,並同於去年12月16日一齊取消交易。
議員促立法規管銷售
立法會議員李永達表示,雖然翠峰廿八只有兩伙撻定,「無天匯咁多」,但做法都是一樣,「搵其他人買,谷高嗰價」,誤導市場。
李永達更覺得今次翠峰廿八撻定事件,比天匯更嚴重,天匯買家全透過海外公司持有,外界無法追查,翠峰廿八卻「找公司自己人買」,做法明目張膽,要求地政總署徹查,在事件中是否有人故意托市,製造虛假交易。
立法會議員陳偉業亦指,今次事件反映政府規管一手樓銷售仍有漏洞,政府應檢討,並採用調查天匯的方法,要求麗新交代有關交易的所有內容,例如買賣合約、買家撻定發展商有否殺定等。由於指引仍存在很多灰色地帶,若不立法規管,會令小市民受到不公平待遇。
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亦認為,政府將發展商賣樓問題交地產建設商會跟進,因大家都是同行,相信最終都是「無下文」。
房屋局關注去信地建會
由於事件非比尋常,運輸及房屋局已去信地產建設商會表達對事件的關注,以及要求商會作出跟進,重申政府絕不容忍虛假交易以及就物業銷售發放誤導或不全面的資訊。地產建設商會指正了解事件,詳情有待公佈。
對於麗新被指涉嫌造市,麗新副總裁潘銳民指出,梁守聰及游思嘉雖然是集團員工,但兩人為何不可購買集團發展的樓盤,這是完全正常的買賣,絕不涉及托市及製造虛假交易。至於為何撻定都是在同一日,他則指因私人理由不方便回應。
翠峰廿八賣樓事件簿
12月/09年
事件:首批20伙平均呎價9154元,首日零成交。同月售出3伙,其中兩伙由發展商高層購入
5月/10年
事件:減價5至10%
8月/10年
事件:為谷銷情,新設送釐印費及租金回報保證計劃,變相再減價最多12%
9月/10年
事件:反應仍冷淡,部份單位轉為收租
12月/10年
事件:發展商高層購入的兩伙撻定
1月/11年
事件:政府去信地產建設商會表達對撻定事件關注及要求商會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