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和平盛世裏的反戰教育

八方人物:和平盛世裏的反戰教育

生於這個既發達又安全的大城市,若叫港孩多點關心「戰爭」,他們大概會「寸嘴」的反問:「關我乜事?」但誰能夠拍心口保證,香港永遠不會被炮彈襲擊?港人不會在聯合國出任要職?最重要的是:有戰爭的地方,就有不人道的情況。由戰爭引伸的「人道教育」,就是一班被人笑稱「乜做啲咁儍嘅嘢」的義工們,最大的作戰能量。

小孩感受地雷陣殘酷

跟港孩談「戰爭」,硬是有點「雞同鴨講」的諷刺,不難令人懷疑他們即時想起的不是onlinegame《三國剎》,就是《高達》以及《鋼之鍊金術師》,「唔好漏咗,仲有打機時死完又翻生無限次復活嗰啲打不死戰士呢」。這一點「補充資料」由專注推動戰爭禍害的朱天華說來必定無誤,「冇錯,喺和平時叫人關心戰爭,確實唔容易」。
中學時看罷《南京大屠殺》,朱天華淚眼未乾就到訪南京大屠殺博物館「身歷其境」,「睇見戰時周圍鋪滿晒骨頭,每一副骨頭都好完整,左叠右、右叠左咁,嗰一刻好震撼」。04年參加紅十字會「人道之旅」,到訪南韓戰爭博物館,更促成她與「戰爭」的長期作戰。「我睇見無論係平民抑或軍人,都因為戰火而令到生活悽慘,真係好感傷。」此後她開始專注戰爭引伸的人道教育工作,包括在紅十字會下的「人道教室.生命學堂」擔任義工,四出到學校宣揚「戰爭也有規限」,今年更出任召集人。
「戰爭也有規限」,意即保護沒有或被迫參與戰鬥的無辜者,同時限制戰爭所用的方法及手段,減少市民受到的戰爭之苦。例如地雷陣便是極不人道的作戰手段,「我哋會叫啲小朋友角色扮演,一啲扮軍人,一啲扮平民,佢哋自然會發現,最終踩到地雷嘅大部份都係平民百姓」。
祖國兒童保家衞國意識濃,早前一班內地小朋友參加佈地雷陣活動時,就開宗明義力撐有需要以地雷防禦外敵。但在角色扮演後,驚覺地雷實在不能區分士兵與平民,死傷的十居其九是平民,「結果佢哋都態度有變,有人開始質疑:係咪一定要佈地雷呢?」

扮童兵後更珍惜現況

童兵則是學生們最關心的戰爭問題。「通常啲小朋友扮童兵,試過拎住支好重嘅槍扮上戰場後都會感受好深,事後都會問:點解我哋同樣年紀,生活差異咁大?」不少學生因此表明更珍惜現有一切,不會輕言放棄,朱天華欣慰稱,「至少有一啲重要價值,可以透過人道教育喺年輕人身上播種」。
王振南是人道教研室的前召集人,每當提起戰爭,總是「咬牙切齒」,「我係一個好反戰嘅人,唔鍾意戰爭,甚至乎見到人哋打拳或者打跆拳道,我都覺得好殘忍、好唔舒服」。他笑指曾經有活動參加者事後向他稱,「香港真係好少咁儍嘅人,會講呢類型嘅嘢」,但他堅持和平時候必須宣傳戰亂的禍害,「到真係戰爭嘅時候,大家都已經水深火熱啦,仲邊度會有人聽你講嘢或者接受教育呢?」
還有一點令他堅持預防勝於治療:「例如香港啲小朋友長大咗,唔排除會去聯合國做一啲有關戰爭嘅工作o架喎,我都好希望有一日佢哋在位時,都可以知道乜嘢應該做、乜嘢唔應該做,盡量減低戰爭嘅代價。」而在2007至2010年間,全港約近30間學校參加「人道教室.生命學堂」計劃,約近1,200名學生受過「戰火」洗禮。記者許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