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指出,當投資者意識到美國財赤比歐債危機威脅更大時,歐元可受惠美元外儲的轉移,兌美元漸次升至1.40以上。
過去3周,歐元曾低見1.2867,但隨着南歐國家發債成功與歐元區公佈較市場預期佳的數據,歐元上周五反彈至1.36以上的兩個月高位。
筆者曾解釋,歐債危機雖仍會間歇性影響市場風險胃納,但不致於引起另一場風暴,歐洲現時缺乏的是市場耐性,而非不妥善的機制。縱然葡萄牙與西班牙最終要向歐盟及IMF求援,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約可支持PIIGS兩年的融資需要,因此歐元雖有壓力,但不會崩潰。
2010年6月歐債危機高峯期時,中國與希臘簽定14項投資備忘錄,包括在希臘港口的1億歐元酒店與商場項目、向希臘政府買入國管鐵路OSE權益,及在克里特島興建機場與海洋主題公園。當時歐元兌美元為1.22,其後隨着歐洲穩定機制的建立與市場信心增加,加上各國滅赤時美國增大財赤,歐元漸升至1.4282高位。
剛過去的幾個星期,亞洲央行包括中國與日本,都宣稱會支持南歐國債或歐洲穩定基金發行的債券。除金融資產以外,主權基金如阿布扎比投資局亦表示,有興趣買入南歐等國資產。要紓緩歐債危機,外國資金的重新投入是重要因素。
各歐洲國家滅赤,政府支出佔GDP比重雖會減低,經濟增長卻會放緩,但若政府變賣國家資產,外資流入,則可減輕滅赤所引起的負面因素。2001年土耳其因財困向IMF求援,至02年陷入經濟衰退,但外資把握機會在03年大幅流入,造就土耳其經濟大幅反彈就是一個好例子。
短期阻力1.37水平
美元疲弱,令環球貨幣滙價上升。歐元現在的有效滙率(經過貿易加權後兌全球主要貨幣的滙率),比09年底仍低約8%,有助刺激歐元區出口。
歐元近期升幅甚大,接近1.37水平有短期阻力,但沽空歐債仍然擠擁,下半年當歐債危機進一步紓緩後,可站穩於1.40以上。
王良享
星展銀行(香港)財資市場部高級副總裁
本欄逢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