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與南韓,因地理上關係,兩國都視對手為競爭目標,在足球上亦如是,總是你追我趕,亦正是這種勢不罷休、不想輸給對方的心態,使彼此的足球水平不斷提升。
新生代嶄露頭角
02年合辦世界盃,是日、韓足球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誌着雙方在競爭同時,亦有合作機會,目的都是希望提升全國足球水平,成為世界球壇上具戰鬥力、影響力的國家。事實上,兩國都明白,要持續將國家足球水準推前,必須從青訓着手,故投放這方面的資源不少,給予不同歲數的梯隊進行發展工作,從而為國家隊培訓出接班人。
去年世盃過後,日、韓都進入新生代時期,就是投放資源於青訓工作的成果。今屆亞洲盃,南韓擁有朴智星、車斗里等前代球員的同時,後起之秀同樣相當搶鏡,為國家隊於賽事中取得入球的具滋哲、池東沅、尹比加林及孫弘民,加起上來的平均年齡不足20歲;這足見「太極虎」的青訓運作,已經進入成熟階段。
至於日本方面,其實在去年世盃決賽周時,也可說是步入新時代的開始,只是來到今屆亞洲盃,進入國家隊的年輕球員更多,像細貝萌、李忠成及柏木陽介等均成為球隊的補充兵源,欠缺的只是如紅爆德甲的香川真司般被教練沙哲朗尼正式列入正選中。文:戰鬥員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