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已經在啤酒及超市兩個領域成為內地「一哥」的華創(291),正積極尋找新的發展空間。繼去年中買下PacificCoffee後,昨日又宣佈與日本著名飲料集團麒麟控股(Kirin)合組合營企業,一同在大中華區生產及分銷非酒精類飲品,力谷這一板塊的銷售,目標是成為內地飲品市場的領導者之一。
記者:吳綺慧
華創預期,今次策略性結盟後,集團在非酒精類飲品的營業額,5年內可增逾2倍至60億元(人民幣.下同)。市場對交易的看法普遍正面,認為華創在毋須額外投入資金的情況下,就取得不俗的品牌分銷,雙方在產品及地域方面亦有互補優勢,長遠來說對集團有利。
華創與麒麟是次合組公司,雙方均會注入在中國現有的非酒精類飲品業務及資產,麒麟需再額外注資多4億美元(約31.2億港元)現金,華創及麒麟會分佔合營60%及40%權益。
毛利率先跌後穩
華創拒絕披露雙方的資產作價,但以麒麟需要注資的金額來估算,整個項目涉資至少數十億至近百億元,規模並不算小。
由於昨日有日本傳媒錯誤報道華創和麒麟是在啤酒業務上合作,故華創昨早上先行停牌,收報30.7元。
華創首席財務官黎汝雄表示,華創現時主要飲品業務為瓶裝水,其品牌「怡寶」已在廣東省市場排名第一;而麒麟主要在華東地區銷售「午後之紅茶」及咖啡等飲料,雙方無論在產品及地域上,都可互補不足;華創未來更可透過旗下超過3200間超市這龐大零售網絡,來分銷麒麟的產品,產生協同效益。
有外資消費品分析員透露,華創昨日在分析員會議上表示,合營公司在開始經營首年,可能會因為業務整合及增加廣告開支,而令飲品業務毛利率略有下降,但長遠有信心可維持有現在的6%至7%水平,今年資本性開支大概3億至5億元。該分析員表示,麒麟過去兩年在中國的表現並不理想,營業額大幅下滑;但其品牌認知度夠高,加上產品種類豐富,料在華創這「本地薑」的協助下,增長潛力甚大。
生意料5年增逾2倍
黎汝雄透露,未來合營公司會建設研發中心,開發及引入更多麒麟的飲品進入內地市場;加上華創本身的瓶裝水銷售,過去3年年複合增長率已達20%,故預料是次合作後,華創飲品業務擴張步伐將大幅加快,由2010年度的18億元營業額,5年後料可增逾2倍至60億元。
至於會否進一步與麒麟在啤酒業務上合作,黎汝雄就指,由於華創在啤酒方面已有外資合作夥伴SABMiller,故難以再組其他聯盟,但未來會考慮進一步分銷麒麟旗下的輕度酒精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