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內地限制發牌 車股可彈難升 - 陳建良

財經觀察:內地限制發牌 車股可彈難升 - 陳建良

筆者上月曾在友報提及內地塞車問題,當時北京為解決問題,發出汽車限購令,結果引起大批當地市民因擔心不獲發牌,一窩蜂湧去買車。
瑞信月中發表了一份有關內地交通擠塞問題的研究報告,頗值得與讀者們分享。根據瑞信預計,以汽車數量相對已發展面積的密度比例(Vehiclespersquaremeterofdevelopedarea),北京並不算最嚴重的城市,反而發現內地有23個城市的情況,其實不相伯仲。
平日,筆者喜歡四處發掘有趣事物,希望從中發現更多有用的資訊,好像日漸盛行的微博,筆者自然不會放過,亦「關注」了一些內地行家,其中見到有位剛成為車主的朋友,就在他的微博上訴苦。
據他所言,由其辦公室至住所的高速公路長約45公里,最高行車時速可達每小時70公里,照計約40分鐘應該已可順利回到家中,可是,他6時離開公司,要到8時半才到達家中,真係行路都冇咁嬲。
由於塞車問題日益嚴重,相信內地會陸續在不同城市限制發牌,在此情況下,汽車銷售難以避免會出現放緩。不過亦唔代表可以一概而論,筆者認為,有兩類汽車會比較優勝,第一類係豪華房車,這類車的買家通常本身都有車,即已經有牌照,限制發牌對他們影響不大,因此政策對豪華房車的銷情,影響應該較小。

個別好股跌少啲

第二類較優勝的則是平價車,這類車的買家通常都是未有車但很想買,當有城市快宣佈限購令,應會推使他們趕於限制前買車,倉卒之下決定入市,平價車自然受惠。
當然,第三個可能性是政府將公用交通工具升級,令大家對買車的渴求降低。
由於內地塞車問題實在嚴重,相信汽車板塊今年難望有好表現,估計「有反彈,難上升」該是最好的寫照,不過,個別汽車股的表現可能有異,即使跟隨板塊下跌,都可以跌少一點,至於個別股份孰優孰劣,讀者們便要多做功課了。

陳建良
寶來證券(香港)資產管理部投資管理董事
本欄逢周二、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