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新建項目 嚴控產量內地多晶硅爆整合潮

叫停新建項目 嚴控產量
內地多晶硅爆整合潮

【本報訊】為免重蹈金融海嘯後多晶硅產能過剩的覆轍,促進業界節能降耗、淘汰落後產能及調整結構,發改委、工信部及環保部昨發佈《多晶硅行業准入標準條件》,規定政府新目錄推出前,原則上不再批准新建多晶硅項目,不僅意味多晶硅產量將受控,並會觸發業界整合潮,料內地最終剩下7至8家大型多晶硅企業。
記者:陳韻妍

根據《標準》內容,中央要求新建及改擴建項目投資中最低資本金比例不可低於30%,新建太陽能級別的多晶硅項目每期規模,每年必須大於3000噸,半導體級別則不少於1000噸,而在政府投資項目核准新目錄出台前,原則上不再批准新建多晶硅項目,同時鼓勵多晶硅企業以多種方式實現多晶硅、電廠及化工聯營。

料最終僅剩7至8家

由於多晶硅屬高耗能產業,故《標準》亦對業界的資源回收利用及能耗、環境保護、產品質量及安全等方面訂立明確標準,嚴控在能源短缺及電價較高的地區新建多晶硅項目,不批准缺乏綜合配套、環保不達標的項目,並規定在環境條件較高的區域周邊1000米內或國家、地方規劃的重點生態區內新建多晶硅項目,支持企業在節能環保太陽能級別的多晶硅技術研發,以減低成本。
中投顧問能源首席分析師姜謙預計,多晶硅行業將出現汰弱留強,強者地位會更穩固,估計內地最終剩下7至8家大型多晶硅企業。
據悉,《標準》對四川及河南等省分的多晶硅企業影響最大,目前內地17萬噸規劃的多晶硅產能中,逾60%年產能少於3000噸,意味內地多晶硅行業將面臨重大整合。
元大證券能源分析師李敏認為,《標準》非常全面,特別是對多晶硅在環保方面的限制及規定很嚴格,預計《標準》實施後,不會再有新企業進入多晶硅行業,因此對現有從事多晶硅的企業來說是利好消息,估計產量最大的保利協鑫(3800)得益最大。

環保需求高 協鑫受益

中國海關最新資料顯示,去年11月進口多晶硅6153噸,按年增長159.8%,前11個月累計進口量4.2萬噸。
業界認為,數據不但反映內地企業對多晶硅需求仍大,亦代表海外進口多晶硅的質量及成本較優,相信《標準》有助提高多晶硅的技術研發,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多晶硅行業准入標準條件重點

.新建及改擴建項目投資中最低資本金比例不低於30%

.新建太陽能級別的多晶硅項目每期規模每年必須大於3000噸,半導體級別則不少於1000噸

.政府投資項目核准新目錄出台前,原則上不再批准新建多晶硅項目

.鼓勵多晶硅企業以多種方式實現多晶硅、電廠及化工聯營

.在環境條件較高的區域周邊1000米內或國家、地方規劃的重點生態區內新建多晶硅項目

.新建多晶硅項目,生產每千噸的佔地最多6公頃

.年底前淘汰綜合能耗大於每千克200千瓦時的太陽能級別多晶硅生產線

.鼓勵多晶硅企業以多種方式實現多晶硅、電廠及化工聯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