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長者跌倒可大可小。一項研究發現,17%長者一年內曾跌倒受傷,他們安全意識薄弱,經常爬高爬低;部份浴室及廚房設有平台及門檻,增加長者跌倒風險。有康復治療專家建議長者在家居高危地方安裝扶手,以防跌倒。
房屋協會與理工大學合作,2008年10月至去年7月成功追訪456名65歲以上的長者,發現77人即17%一年內曾跌倒受傷,當中兩成長者跌倒多於一次。
三成在家居發生
負責是次研究的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方乃權表示,約三成跌倒個案在家居發生。他指出,職業治療師曾到跌倒長者家中視察,發現其家居潛藏不少陷阱,如浴室內的平台、廚房外的門檻等,加上堆積如山的雜物,長者一不留神便會跌倒。
他指長者一旦跌倒容易傷及手腕及髖關節,髖關節骨折較嚴重,手術後也可能行動不便。他建議長者在家居高危地方加裝扶手,並換掉不安全的椅子,「摺凳太輕唔穩陣,膠凳仔太矮,可以坐嘅範圍好小」,以減低家居跌倒風險。
房協早年在油麻地設立房協長者安居資源中心,為長者提供免費身體機能測試及家居風險評估。中心亦設有家居模擬區,教導長者家居安全常識。有意參觀者可致電23852130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