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縱使反彈也不宜高追 - 沈振盈

實戰理論:縱使反彈也不宜高追 - 沈振盈

過去一周港股從24400點之阻力區顯著回落,除了是技術性因素之外,最重要是因為內地公佈經濟數據令A股波動所致。本周五為期指結算日,下周又是農曆新年長假期,相信未來一周港股會頗反覆。
從技術走勢分析,本周初港股絕對有反彈的條件,恒指23800點為重要支持區,加上上周五美股回升,造就了港股反彈的有利條件。然而,由於上周跌勢較急,估計阻力位已下移至24200至24300點,若博反彈也不宜太高位去追貨。
早前港股的升浪,主要是受美股的上升所帶動,加上內地股市亦曾經出現反彈。然而,到了現階段市場已沒有太大的利好因素跟尾,炒美股業績亦早已炒到尾聲,似乎應無以為繼。反而利淡因素方面,A股的弱勢暗示着人民幣加息的機會越來越大,在公佈加息前始終是一種困擾,影響着大市的表現。

市場睇內銀股參差

上周中信銀行(998)發出盈利預喜,內銀股股價一度造好,卻被大市的急回而拖累。現時市場對內銀股的看法都頗為參差,看淡者始終憂慮政策會逐步收緊銀根,令到內銀股的借貸增長放慢。筆者覺得以上的論點只是一些以偏概全,過份簡單化的看法。先不爭論內銀股的整體營業額會否因而下降,筆者想大家去討論的,就是新增貸款就算下降,是否表示盈利一定會下跌?
在投資市場切忌存有理所當然的想法,1+1永遠不會等如2的。當貸出去的金額增長放慢,但每一元的貸款賺多咗,盈利並不一定會倒退的。現在正是這情況,內銀股之淨利息收入正受惠於息差擴闊,加上新增貸款仍然「爆燈」,內銀股是極佳的選擇。以上的論點亦可啟發大家另一個思維,就是生意做多咗,盈利卻倒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聯集團(1200),上一次業績公佈前,不少人就是簡單地以為樓市暢旺,佣金多咗,其盈利必增,這是何等美麗的誤會,簡單化的分析其實是極危險。
沈振盈
證監會持牌人士